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前京华王制属 洪咨夔 〔宋代〕
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 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 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 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炎热的季节风即将消逝时,黄色的菊花上霜还未干。疾病增加了我的衰老,贫穷使你感到寒冷。即使剑被腐蚀,蛟龙仍在吼叫;即使袍子上满是灰尘,鹘鹰仍在盘旋。山东和河北的局势,让我想要说话时泪水却先流了下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时:指炎热的季节。
- 黄花:指菊花。
- 病添:疾病增加。
- 穷迫:贫穷压迫。
- 剑蚀:剑被腐蚀。
- 蛟:古代传说中的水生动物,象征力量。
- 袍尘:袍子上的灰尘。
- 鹘:一种猛禽,象征英勇。
- 汍澜:泪水横流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剑蚀蛟还吼:比喻即使环境恶劣,英雄气概不减。
- 袍尘鹘尚盘:比喻即使外表破旧,内在精神依旧高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沉郁顿挫。此诗可能是在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友人的赠别之作,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迁、个人的疾病和贫穷,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切。诗中“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一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英雄气概和精神不灭的坚定信念。最后两句“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直接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描绘了季节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第二句“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疾病和贫穷,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 第三句“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英雄气概和精神不灭的坚定信念。
- 最后两句“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直接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剑蚀蛟还吼”,比喻即使在困境中,英雄气概不减。
- 象征:如“袍尘鹘尚盘”,象征即使外表破旧,内在精神依旧高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切,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英雄气概和精神不灭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时:炎热的季节,象征时间的流逝。
- 黄花:菊花,象征坚韧和长寿。
- 剑蚀:剑被腐蚀,象征困境。
- 蛟:古代传说中的水生动物,象征力量。
- 袍尘:袍子上的灰尘,象征破旧。
- 鹘:一种猛禽,象征英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剑蚀蛟还吼”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忧虑? A. 个人疾病 B. 国家大事 C. 友人贫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英雄气概不减的坚定信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洪咨夔的《赠前京华王制属》都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洪咨夔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