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

时间: 2025-04-27 05:52:33

红尘冉冉长安路。

看风度、凝然去。

唱彻阳关留不住。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

尽是相思处。

龟鱼从此谁为主。

好记江湖断肠句。

万斛离愁休更诉。

洞庭烟棹,楚楼风露。

去作为霖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
作者:张孝祥 〔宋代〕

红尘冉冉长安路。看风度凝然去。
唱彻阳关留不住。甘棠庭院,芰荷香渚。
尽是相思处。龟鱼从此谁为主。
好记江湖断肠句。万斛离愁休更诉。
洞庭烟棹,楚楼风露。去作为霖雨。

白话文翻译:

红尘渐渐漫延的长安路上,
我望着风度翩翩的人慢慢走去。
唱遍了阳关曲,却无法留住那份情感。
甘棠的庭院,香气弥漫的芰荷水边,
尽是我相思之地。
从此以后,谁能掌控这心中的龟鱼?
我还记得那江湖上让人断肠的诗句,
千百种离愁再也不想诉说。
洞庭湖边烟波荡漾,楚楼在风露中朦胧,
我愿化作那场霖雨,随风而去。

注释:

  • 红尘:指世俗繁华的世界。
  • 冉冉:缓缓地、逐渐地。
  • 长安路:古代长安的道路,象征着人生旅途。
  • 风度凝然: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风度翩翩的样子。
  • 阳关:古代送别的曲子,常与离别相联系。
  • 甘棠:指甘棠树,象征怀念和情感。
  • 芰荷:指荷花,生于水边,也象征美好和纯洁。
  • 龟鱼:可能指代心中所爱,或隐喻心事重重。
  • 万斛离愁:形容离愁的深重与无处诉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容,号小隐,南宋诗人,以词著称。他的词风既有婉约之美,又融入了豪放的气质,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张孝祥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多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个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离别与相思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开头的“红尘冉冉长安路”给人一种缓慢而又沉重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唱彻阳关留不住”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阳关曲作为送别曲,带有浓厚的离愁之意。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同时也是思念的寄托。这里的庭院和水边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象征。诗人用“尽是相思处”来强调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后半部分的“万斛离愁休更诉”则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在呼唤着离愁,却又无处倾诉。最后的“去作为霖雨”,则将情感升华至自然的层面,表达了诗人希望化作雨水,随风而逝的心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张孝祥对人生、离别和相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尘冉冉长安路:用“红尘”比喻世俗生活的繁杂与无奈,长安路则象征人生的旅途。
  2. 看风度凝然去:描绘一个人风度翩翩的样子,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 唱彻阳关留不住:即便唱尽了离别的曲子,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情感。
  4.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象,象征着思念的地方。
  5. 尽是相思处: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恋情的无限眷恋。
  6. 龟鱼从此谁为主:隐喻心中的情感纠葛,谁能掌控自己的心思呢?
  7. 好记江湖断肠句:提及江湖诗句,表达对离愁的深刻感受。
  8. 万斛离愁休更诉:心中的离愁如同万斛,无法再诉说。
  9. 洞庭烟棹,楚楼风露:描绘自然景色,渗透出一丝忧伤。
  10. 去作为霖雨:表达诗人愿化作雨水,随风而去的心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对仗:如“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拟人:将“离愁”拟人化,表达情感的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相思的描绘,表现了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尘:象征世俗纷扰与人情冷暖。
  2. 长安路:象征人生的旅途与离别。
  3. 甘棠:象征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4. 芰荷:象征清纯与美好的爱情。
  5. 洞庭烟棹: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尘”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世俗生活
    c) 个人情感

  2. “唱彻阳关留不住”中的“阳关”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首送别曲
    c) 一座山

  3. 诗人希望化作什么去随风而去? a) 云
    b) 雨
    c) 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的《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张孝祥的表达更为沉郁,而李清照则带有一种柔和的婉约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曲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张孝祥的这首《青玉案》。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