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观书作》

时间: 2025-01-26 05:06:16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观书作 赵蕃 〔宋代〕

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 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 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 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长时间以来疏远了书卷,今天晚上高兴地对着简陋的灯台。灯光透过窗户投下寒冷的影子,急雨敲打着屋檐发出声响。虽然躺在床上身体疲惫,但读书的眼睛依然明亮。带着经书真的有道理,挖掘坟墓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黄卷:指疏远书卷。黄卷,古代书籍多用黄纸,故称。
  • 短檠:简陋的灯台。檠,灯台。
  • 灯寒:灯光显得寒冷。
  • 度窗影:灯光透过窗户投下的影子。
  • 雨骤:急雨。
  • 落檐声:雨水敲打屋檐的声音。
  • 伏枕:躺在床上。
  • 带经:带着经书。
  • 发冢:挖掘坟墓。

典故解析:

  • 带经真有道:引用古代士人带着经书学习的典故,表示学习的重要性。
  • 发冢复何情:引用古代盗墓的典故,表示挖掘坟墓的无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反映了作者在夜晚读书时的情景和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夜,作者长时间未读书后,突然有了读书的兴致,于是夜坐观书,感慨学习的重要性和生活的意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展现了作者长时间疏远书卷后,重新拾起读书的喜悦。灯光和雨声的描写,增添了夜晚的宁静和诗意。最后两句“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和对无意义行为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久矣疏黄卷,欣然对短檠”表达了作者长时间未读书,但今晚突然有了读书的兴致。
  • 第二句“灯寒度窗影,雨骤落檐声”通过灯光和雨声的描写,营造了夜晚的氛围。
  • 第三句“伏枕身虽惫,观书眼尚明”表达了作者身体疲惫,但精神依然清醒。
  • 最后两句“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则是作者对学习价值的肯定和对无意义行为的批判。

修辞手法:

  • 比喻:“灯寒度窗影”中的“灯寒”比喻灯光的微弱和寒冷。
  • 拟人:“雨骤落檐声”中的“雨骤”赋予雨水以急促的动作。
  • 对仗:“带经真有道,发冢复何情”中的对仗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无意义行为的批判。通过夜晚读书的场景,作者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寒:灯光的微弱和寒冷。
  • 雨骤:急雨的声响。
  • 黄卷:书卷的象征。
  • 短檠:简陋的灯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疏黄卷”指的是什么? A. 疏远书卷 B. 疏远朋友 C. 疏远家人 答案:A

  2. 诗中“带经真有道”表达了什么? A. 带着经书真的有道理 B. 带着经书真的有困难 C. 带着经书真的有乐趣 答案:A

  3. 诗中“发冢复何情”中的“发冢”指的是什么? A. 挖掘坟墓 B. 发现宝藏 C. 发掘历史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的《夜坐观书作》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考,但苏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赵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学习价值的肯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赵蕃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