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净江还净,风清月更清。
芦花两岸阔,莲叶一舟轻。
天影随波动,帆光带月行。
流连闲兴尽,回棹已三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月夜,江水清澈,天空明朗;清风拂面,明月映照。两岸的芦苇花随风摇曳,莲叶在小舟上轻轻漂浮。天上的影子随着波浪的起伏而动,帆影在月光下徐徐前行。诗人沉浸在这样的闲适中,直到夜深人静,划桨返航已经是三更时分。
注释:
- 云净:指天空中的云彩消散,晴空万里。
- 江还净:江水清澈,反映出明亮的月光。
- 风清月更清:清风吹来,月色更加明亮清晰。
- 芦花: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
- 莲叶:生长在水中的莲花叶子。
- 天影:天上的景象或影子。
- 流连:留恋、陶醉于美好的景色。
- 闲兴尽:兴致已经到了尽头,形容心情放松。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赞美和对人生闲适状态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繗,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月夜泛舟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暗含对世俗纷争的逃避。
诗歌鉴赏:
《月夜乘舟》是一首典雅清新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云净江还净,风清月更清”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现出自然界的纯净与美丽。接下来的两句“芦花两岸阔,莲叶一舟轻”通过对岸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动感。
“天影随波动,帆光带月行”则展现了舟行水面的动态美,月光与舟帆相互映衬,产生了一种流动的美感,仿佛将诗人带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而“流连闲兴尽,回棹已三更”则将诗人从美好的幻想中拉回现实,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净江还净: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夜晚,江水与天空一样清澈。
- 风清月更清:清风使月光显得更为明亮,突出夜晚的宁静。
- 芦花两岸阔:两岸的芦苇花显得茂盛而开阔,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莲叶一舟轻:舟在莲叶之间轻盈漂浮,表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天影随波动:天上的影子随着水波荡漾,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帆光带月行:帆影在月光下移动,诗人正享受着这份宁静。
- 流连闲兴尽:诗人深陷于这份闲适之中,难以自拔。
- 回棹已三更:时间流逝,已是深夜,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将天影、帆光等赋予动感,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云净江还净”与“风清月更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心境。
- 江水:代表流动与变化,象征人生的流转。
- 月亮:象征着宁静、美好和思乡的情感。
- 芦花与莲叶: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丽,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净江还净”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自然的和谐美
- B. 生活的烦恼
- C. 寂寞的心情
-
诗中“流连闲兴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C. 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陈继儒的《月夜泛舟》和陈繗的《月夜乘舟》都描绘了月夜泛舟的场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兄弟情深,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闲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