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泛洞庭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白话文翻译:
船在洞庭湖上漂流,蛟龙的住所被青翠的草围绕,龙的堆积在白色的沙滩上。江边有古老的树木保护着,迎着船桨,神秘的乌鸦在舞动。破浪的南风正好,收起帆时却害怕阳光逐渐倾斜。云山层层叠叠,在底下藏着仙人的小船。
注释:
字词注释:
- 蛟室: 蛟龙的住处,传说中的龙的栖息地。
- 龙堆: 形容堆积如龙的沙丘。
- 护江: 保护江边的树木。
- 盘古木: 比喻古老的树木,盘古是创世神话中的人物。
- 迎棹: 船桨划动时迎风而行。
- 神鸦: 形容神秘的乌鸦,可能寓意智慧或预兆。
- 日斜: 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 仙槎: 仙人的小船,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蛟龙与神鸦: 反映了古代神秘文化,蛟龙常被视为水神,神鸦则与神秘、灵异相关。
- 盘古: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象征创世与古老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风格沉郁顿挫,关心民生,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痛苦。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诗人游历洞庭湖,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惆怅,抒发了对时局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舟泛洞庭》是杜甫游历洞庭湖时写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青草与白沙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则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古树保护着江边的生灵,而神鸦的舞动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仿佛在预示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力量。诗人在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传达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敏感,南风给了他顺风的机会,但随着太阳的倾斜,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不安。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正是杜甫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最后一句“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带有一种超脱的理想,云山的叠嶂让人感到渺小,而隐秘的仙槎又象征着人对理想和超脱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蛟室围青草:描绘了蛟龙的住所被青草环绕,生动展现出自然景观。
- 龙堆拥白沙:龙堆的沙丘给人以形象的联想,表现出湖边的特征。
- 护江盘古木:古树保护江边,暗示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 迎棹舞神鸦:神鸦舞动,象征着神秘和灵动。
- 破浪南风正:顺风而行,象征着人生的顺利时光。
- 收帆畏日斜: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表现出内心的惆怅。
- 云山千万叠:层叠的云山,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 底处上仙槎: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象征着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蛟室”、“龙堆”等比喻自然景物,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将神鸦舞动拟人化,增添神秘感。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蛟室: 代表神秘的力量和自然的灵性。
- 龙堆: 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 盘古木: 连接古老与现代,象征生命的延续。
- 神鸦: 代表智慧和灵性,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仙槎: 象征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舟泛洞庭》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护江盘古木”指的是什么?
- A. 古老的树木
- B. 一种神秘的生物
- C. 河流的名字
- D. 一种植物
-
“云山千万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的感慨
- C. 对时间的流逝的惆怅
- D.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 -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泊秦淮》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舟泛洞庭》均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侧重于国破家亡的沉痛,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