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磊落真同席上珍,忆蒙况我意殊真。今年尚许分张否,试遣诗筒告及春。
白话文翻译:
磊落之物真如同席上的珍宝,回忆起蒙受的恩情,我的感激之情尤为真挚。今年是否还能允许我们分别,尝试通过诗筒传递信息,告知春天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磊落:形容物体高大、不规则,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 席上珍:席间珍贵的物品,比喻难得的恩惠或友情。
- 忆蒙:回忆起受到的恩惠或帮助。
- 况我意殊真:何况我的感激之情尤为真挚。
- 分张:分别,分离。
- 诗筒:古代传递诗作的工具,这里指通过诗作传递信息。
典故解析:
- 诗筒:古代文人常用竹筒或木筒传递诗作,以表达情感或交流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萧秀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萧秀才的,表达了对萧秀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能否再次相聚的期盼。诗中通过“磊落真同席上珍”比喻萧秀才的友情珍贵,而“忆蒙况我意殊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真挚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首句“磊落真同席上珍”通过比喻将友情比作席上的珍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次句“忆蒙况我意殊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真挚感激。后两句“今年尚许分张否,试遣诗筒告及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否再次相聚的期盼,以及通过诗作传递信息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磊落真同席上珍”:通过比喻将友情比作席上的珍宝,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 次句“忆蒙况我意殊真”:强调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真挚感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 第三句“今年尚许分张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能否再次相聚的期盼,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
- 末句“试遣诗筒告及春”:通过诗作传递信息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通过比喻将友情比作席上的珍宝,形象生动。
- 拟人:末句通过“诗筒”拟人化,表达了通过诗作传递信息的愿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磊落:比喻珍贵之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 席上珍:比喻难得的恩惠或友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 诗筒:通过诗作传递信息的工具,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磊落真同席上珍”中的“磊落”比喻什么? A. 珍贵之物 B. 高大之物 C. 不规则之物 D. 普通之物 答案:A
-
诗中“忆蒙况我意殊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感激之情 B. 失望之情 C. 愤怒之情 D. 冷漠之情 答案:A
-
诗中“试遣诗筒告及春”中的“诗筒”是什么意思? A. 传递诗作的工具 B. 装诗的筒 C. 诗的标题 D. 诗的内容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赵蕃《从萧秀才求茶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