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伯温都事感兴》

时间: 2025-01-27 03:29:40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

共鸣鞞鼓来酣战,正拟前军奏凯歌。

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

平居殊觉成寥赖,静夜惊闻涕泗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
共鸣鞞鼓来酣战,正拟前军奏凯歌。
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
平居殊觉成寥赖,静夜惊闻涕泗沱。

白话文翻译:

将领们高举武器,宣扬威名,像萧何那样的功臣也在。
鼓声震天,战斗正酣,准备前军奏响凯歌。
远方的愁云与汴水相汇,雨后的腥水流入淮河。
平日里感到的孤寂,静夜里突然涌出泪水。

注释:

  • 大将:指军事将领。
  • 宣威:宣扬威名。
  • 功曹: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和行政事务。
  • 萧何:指汉朝的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
  • 鞞鼓:古代战斗中使用的鼓,激励士气。
  • 凯歌:胜利的歌声。
  • :指汴河,古代重要水道。
  • 腥水:指战后血水的腥味。
  • 涕泗:泪水,形容悲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萧何:汉初的名将,辅佐刘邦,帮助建立汉朝。他的事迹常被后人用来比喻有才能的辅佐者。
  • 腥水:与战争相关,战后常有血水流淌,象征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感慨,特别关注战争与人心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战斗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头两句提到大将与功曹,暗示着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崇高与伟大,尤其是萧何的形象不仅是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也是对现世的反思。在战斗的激烈场景中,鼓声与凯歌交织,体现出胜利的希望与士气的高涨。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愁云与腥水的意象则突显出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悲伤。最后两句,平常的孤寂在静夜中化为泪水,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战斗的豪迈与战后的沉重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英雄的敬仰,又有对战争的深深忧虑。诗中不仅有历史的回响,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悲伤,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将宣威起执戈:描绘了将领们高举武器,准备出征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威武的气势。
  2. 功曹况复有萧何:提到历史上的功臣,表明在重大时刻,优秀的辅佐者必不可少。
  3. 共鸣鞞鼓来酣战:鼓声响彻,战斗进入激烈阶段,表现出士兵们的斗志。
  4. 正拟前军奏凯歌:期待着胜利后的歌唱,流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5. 天外愁云连汴合:远方的忧愁与战乱的现实交织,表现出对未来的忧虑。
  6. 雨余腥水入淮多:战后留下的血腥与物资的匮乏,形象地反映出战争的结果。
  7. 平居殊觉成寥赖:平时的孤独感在战争中愈加明显。
  8. 静夜惊闻涕泗沱:夜深人静时,悲伤的情感突然涌出,表达了深切的痛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大将宣威”和“功曹况复”,运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腥水、愁云等意象用以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心理的沉重。
  • 比喻:通过将愁云与腥水相连,暗示战争带来的环境与心灵的双重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人物的崇高,同时表达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对人性、命运与历史的复杂情感,传递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将:象征权力与荣耀。
  • 萧何:代表历史上的智慧与忠诚。
  • 鞞鼓:战斗的号角,象征着斗志与勇气。
  • 腥水:战争的血腥,象征痛苦与死亡。
  • 涕泗:悲伤与无奈的表现,象征内心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曹操
    B. 萧何
    C. 刘邦
    D. 诸葛亮

  2. “腥水”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战争的痛苦
    C. 自然的美
    D. 友情的深厚

  3.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和喜悦
    B. 悲伤和忧虑
    C. 幽默和轻松
    D. 自豪和骄傲

答案:

  1. B. 萧何
  2. B. 战争的痛苦
  3. B. 悲伤和忧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余光中《乡愁》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思考,但更加强调个人的悲痛与无奈。
  2. 李白《将进酒》:则表现了对豪情壮志的追求,侧重于个体的豪放与勇敢。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