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

时间: 2025-02-04 15:48:58

晚上危楼望碧岑,云烟开阖弄晴阴。

见前鸥鹭移心法,何处鸱枭过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驾,凉风一宿动秋砧。

谁怜老子思乡泪,滴向鄞江未是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晚上危楼望碧岑,
云烟开阖弄晴阴。
见前鸥鹭移心法,
何处鸱枭过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驾,
凉风一宿动秋砧。
谁怜老子思乡泪,
滴向鄞江未是深。

白话文翻译

夜晚在高楼上远望青翠的山峰,
云雾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变化着晴天和阴天。
看见前方的鸥鹭在轻盈地飞舞,
听不见何处的鸱枭在耳边鸣叫。
这场好雨正好驱散暑气,
凉风一夜之间吹动秋天的砧声。
谁来怜惜我这思乡的泪水,
滴落到鄞江的水面上却不见深处。

注释

  • 危楼:高楼,指作者所处的高处。
  • 碧岑:青翠的山峰。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鸱枭:一种鸟类,常用来形容阴暗、神秘的事物。
  • 好雨:指及时的雨水,能够缓解夏季的炎热。
  • 秋砧:秋天的砧声,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 鄞江:位于今宁波一带的江,作者思乡之情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家乡的思念。他的诗常以清新自然、情感丰富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夏末秋初,正值炎热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乡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喜雨三首》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乡土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夜晚的高楼上俯瞰,眼前的碧山与变幻的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的开头描绘了高楼之上的视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通过鸥鹭的飞舞和鸱枭的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神秘。第二联则通过“好雨”与“凉风”的描写,传达出一丝清凉和舒适,仿佛在炎夏中得到了片刻的宁静。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情宣泄,思乡的泪水不仅是对家乡的怀念,更是对故乡深切的情感表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上危楼望碧岑:夜晚在高楼上远望,看到青翠的山峰。
  2. 云烟开阖弄晴阴:云雾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变化出晴天与阴天的情景。
  3. 见前鸥鹭移心法:看到前方的鸥鹭在飞舞,心中感到一阵宁静。
  4. 何处鸱枭过耳音:听不见何处的鸱枭在发出声音,暗示一种孤独的情绪。
  5. 好雨十分催暑驾:及时的好雨驱散了夏日的炎热。
  6. 凉风一宿动秋砧:一夜之间,凉风吹动秋天的砧声,象征着丰收。
  7. 谁怜老子思乡泪:谁来怜惜我这流淌的思乡泪水。
  8. 滴向鄞江未是深:泪水滴落到鄞江的水面上,虽不见深处,却充满了思念。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云烟开阖”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变化;“思乡泪”则赋予了泪水以情感,使之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楼:象征着观察的视角与孤独感。
  • 碧岑:代表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鸥鹭:象征自由和自然的生机。
  • 好雨: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滋润。
  • 鄞江:代表着家乡的水域,承载着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好雨”指的是什么?
    A. 及时的雨水
    B. 坏天气
    C. 冬天的雪
    D. 早晨的露水

  2. 诗人通过什么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鸱枭的叫声
    B. 鸥鹭的飞舞
    C. 暴风雨
    D. 雪花飘落

  3. 诗中“思乡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心与思念
    C. 无聊
    D.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乡土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在《喜雨三首》中,吴潜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之情,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展现了宁静与恬淡的生活。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吴潜更显思乡之情,王维则带有一种淡泊的心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