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11 17:09:28

遥帷未必相怜惜,空抱香心。

月暗烟深。

一脔秋眸何处寻。

别前心事谁能忆,自判兰襟。

又到而今。

伫苦停辛独自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采桑子

作者: 黄侃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遥帷未必相怜惜,空抱香心。月暗烟深。一脔秋眸何处寻。别前心事谁能忆,自判兰襟。又到而今。伫苦停辛独自吟。

白话文翻译:

遥远的帷帐未必会怜惜我,空自抱着一颗香心。月光昏暗,烟雾弥漫。我那一缕秋天的眼神又在哪里寻觅?离别前的心事谁能记得?我只能自我判定兰花的心境。如今又到了这个时刻,我独自忍受着苦痛,停下辛劳,独自吟唱。

注释:

  • 遥帷: 遥远的帷帐,象征着远隔的距离和无法触及的情感。
  • 香心: 指内心的美好情感,香气四溢,常用来形容爱情。
  • 秋眸: 秋天的眼神,寓意思念和孤独。
  • 兰襟: 兰花的气质,象征清雅和高洁。
  • 伫苦停辛: 停下辛劳,面对苦痛的状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5),字仲华,号秋水,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悟。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慨,结合时代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表面上看似一首简单的词作,但其背后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思。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首句“遥帷未必相怜惜”,点明了情感的无奈与孤独,尽管情感深厚,但在距离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的“月暗烟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孤独和迷茫的气氛。

“别前心事谁能忆,自判兰襟”中,诗人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自我反思,似乎在问谁能真正记得那段感情。兰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诗人把自己的情感与兰花的气质结合,暗示了对爱情的坚持与追求。

整首词在结构上紧密而有层次,最后一句“伫苦停辛独自吟”更是将孤独的心情推向高潮。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遥帷未必相怜惜: 表达了对远方情感的失落感。
    • 空抱香心: 形容内心的美好情感却无人理解。
    • 月暗烟深: 借景抒情,营造孤独的氛围。
    • 一脔秋眸何处寻: 追问自己对往昔的眷恋与追忆。
    • 别前心事谁能忆: 提及离别后的情感难以被他人理解。
    • 自判兰襟: 反思自我,承认自己的感情高洁但孤独。
    • 又到而今: 暗示时间的流逝。
    • 伫苦停辛独自吟: 最后总结,表现孤独与坚韧。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香心”和“兰襟”比喻情感的美好与高洁。
    • 拟人: 将心事和情感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 词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与思索,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遥帷: 代表着距离与隔阂。
  • 香心: 象征着纯粹的情感。
  • 月暗烟深: 传达出孤独与忧伤的氛围。
  • 秋眸: 代表着思念与怀旧的情感。
  • 兰襟: 象征着高洁与自我反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遥帷”象征什么?
      • A. 亲密关系
      • B. 距离与隔阂
      • C. 美好情感
    2. “自判兰襟”中的“兰襟”指的是什么?
      • A. 低俗
      • B. 高洁
      • C. 一般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开心
      • B. 孤独与怀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慨。
    • 温庭筠的《更漏子》: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写。
  • 诗词对比:

    • 《采桑子》与《如梦令》都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但黄侃的作品更加内敛,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苦楚。

参考资料:

  • 《黄侃诗文集》
  • 《近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