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鸭亭 李廌 〔宋代〕
澄波奫沦鸭头绿,秋水清於春水明。 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波涛如鸭头般碧绿,秋天的水比春天的水还要清澈明亮。 荷叶随着秋天的光影消逝,而水藻中却暗藏着春天的生机。
注释:
- 奫沦:水波深广的样子。
- 鸭头绿:形容水色碧绿如鸭头。
- 芰裳:指荷叶,因荷叶形状似衣裳。
- 藻带:水中的藻类植物。
诗词背景: 李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比秋水和春水的清澈,以及荷叶的消逝和水藻中隐藏的春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循环不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水和春水为对比,通过“澄波奫沦鸭头绿”和“秋水清於春水明”的描绘,展现了秋水的清澈与春水的明亮。诗人用“芰裳已逐秋光尽”来表达荷叶随秋光消逝的景象,而“藻带暗藏春意生”则暗示了即使在秋天,春天的生机也未曾完全消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不息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奫沦”和“鸭头绿”描绘了水波的深广和碧绿,形象生动。
- 次句用“秋水清於春水明”对比了秋水和春水的清澈,强调了秋水的清澈度。
- 第三句“芰裳已逐秋光尽”用荷叶的消逝象征秋天的结束。
- 末句“藻带暗藏春意生”则通过水藻中隐藏的春意,预示了春天的即将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鸭头绿”比喻水色的碧绿。
- 对比:秋水与春水的清澈对比。
- 象征:荷叶的消逝象征秋天的结束,水藻中的春意象征春天的到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水和春水的对比,以及荷叶和水藻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循环不息的主题,以及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澄波奫沦:描绘水波的深广和动态。
- 鸭头绿:形象地描绘了水色的碧绿。
- 芰裳:荷叶的别称,象征秋天的结束。
- 藻带:水藻,象征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鸭头绿”形容的是什么? A. 秋水 B. 春水 C. 荷叶 D. 水藻
- “芰裳已逐秋光尽”中的“芰裳”指的是什么? A. 荷叶 B. 水藻 C. 秋水 D. 春水
- 诗中哪个词用来形容水藻中隐藏的春意? A. 澄波 B. 奫沦 C. 藻带 D. 鸭头绿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李廌的《绿鸭亭》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但李廌的诗更注重季节变化的对比,而苏轼的诗则通过梦境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