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乡天地一何宽,不问金壶与玉山。暂得陶陶太古意,醒来应亦恶人间。
白话文翻译:
在醉乡中,天地是多么的宽广,不再关心金壶与玉山。暂时体验到远古的宁静与快乐,醒来后或许也会厌恶人间的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醉乡:指醉酒后的境界,比喻无忧无虑的状态。
- 金壶、玉山:比喻富贵或权势。
- 陶陶:快乐的样子。
- 太古意:远古时代的意境,指纯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金壶与玉山”可能暗指世俗的富贵与权势,与“醉乡”中的自由宽广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择,宋代诗人。他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与友人饮酒后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醉乡”与“人间”的宽广与狭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醉乡”象征着无忧无虑、自由宽广的境界,而“金壶与玉山”则代表了世俗的富贵与权势。作者通过“暂得陶陶太古意”一句,表达了对远古纯朴生活的向往,而“醒来应亦恶人间”则强烈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厌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乡天地一何宽”:首句通过“醉乡”这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宽广境界的向往。
- “不问金壶与玉山”:次句通过“金壶与玉山”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富贵与权势的漠视。
- “暂得陶陶太古意”:第三句通过“陶陶太古意”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远古纯朴生活的向往。
- “醒来应亦恶人间”:末句通过“醒来应亦恶人间”的强烈表达,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厌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醉乡”与“人间”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自由与束缚的不同态度。
- 象征:“金壶与玉山”象征世俗的富贵与权势,与“醉乡”中的自由宽广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乡:象征无忧无虑、自由宽广的境界。
- 金壶、玉山:象征世俗的富贵与权势。
- 太古意:象征远古时代的纯朴自然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醉乡”象征什么? A. 无忧无虑的境界 B. 世俗的富贵与权势 C. 远古时代的纯朴生活 D. 现实社会的纷扰
-
“金壶与玉山”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无忧无虑的境界 B. 世俗的富贵与权势 C. 远古时代的纯朴生活 D. 现实社会的纷扰
-
诗的末句“醒来应亦恶人间”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 对现实社会的厌恶 C. 对远古纯朴生活的向往 D. 对世俗富贵与权势的漠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廌《醉乡天地一何宽》: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将进酒》更多地表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而李廌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李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