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池晨起》
时间: 2025-01-25 18:1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曙萧森载酒来,
凉风相引绕亭台。
数声翡翠背人去,
一番芙蓉含日开。
茭叶深深埋钓艇,
鱼儿漾漾逐流杯。
竹屏风下登山屐,
十宿高阳忘却回。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曙光映照着萧瑟的树林,我带着酒来到这里,凉风引导着我环绕着亭台。几声翡翠鸟啼叫着,向远方飞去,一片片芙蓉花在阳光中绽放。茭白的叶子深深地掩盖着钓鱼的小船,鱼儿在水面上轻轻摇曳,追逐着流动的酒杯。竹屏风下,我穿着登山的木屐,十天来在高阳的山中,忘却了归家的念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曙:清晨的曙光。
- 萧森:形容树林的清幽和萧条。
- 翡翠:一种美丽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丽和灵动。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丽和纯洁。
- 茭叶:水生植物的叶子,多生长在水边。
- 漾漾:形容水面轻轻波动的样子。
- 竹屏风:用竹子做成的屏风,常用于遮挡风雨。
- 登山屐:用于登山的木屐。
典故解析:
- 高阳:高阳是地名,诗中提及的“十宿高阳”可能指诗人长期在此地居住或游玩,忘却归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字希声,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卓越的才情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闲适的生活情趣,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习池晨起》写于皮日休在习池的晨起时分,表现出他独特的生活情趣与对自然的热爱。此时正值唐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雅士多在山水间寻求灵感,享受自然。
诗歌鉴赏:
《习池晨起》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以“清曙萧森载酒来”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晨光中携酒而来的悠闲情态。接下来的“凉风相引绕亭台”则让人感受到凉风轻拂的惬意。
诗中“数声翡翠背人去”的描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动感,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灵的细腻观察。而“芙蓉含日开”则让人联想到晨光照耀下的荷花,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感。
后半部分“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则通过钓鱼与饮酒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最后两句“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与对生活的淡然,似乎在说,长时间的逗留让他忘却了归家的念头,展现了诗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体现了唐代文人的闲适与洒脱,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曙萧森载酒来:清晨的光辉映照在幽静的树林中,诗人带着酒来到这里,开篇就设定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场景。
- 凉风相引绕亭台:凉风伴随着诗人,环绕着亭台,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 数声翡翠背人去:几声翡翠鸟的鸣叫声,似乎在向诗人告别,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一番芙蓉含日开:荷花在晨光中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茭叶深深埋钓艇:水边的茭白叶子掩盖着小船,展现出一种隐秘而静谧的景象。
- 鱼儿漾漾逐流杯:鱼儿在水中轻轻摇曳,追逐着流动的酒杯,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
- 竹屏风下登山屐:在竹屏风的庇护下,诗人穿着木屐,准备攀登。
- 十宿高阳忘却回:在高阳待了十天,诗人竟忘记了归家的念头,突显出他对自然生活的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翡翠”用以比喻美丽的鸟,增添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凉风相引绕亭台”,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鱼儿漾漾逐流杯”,将鱼儿的动作赋予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晨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曙: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凉风:代表自然的清新与舒适。
- 翡翠:象征美丽与灵动,增添了活泼的气息。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 茭叶:代表自然的宁静与隐秘。
- 鱼儿:象征自由与悠闲,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翡翠”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鳥
- B. 魚
- C. 爬蟲類
-
“凉风相引绕亭台”中的“凉风”给诗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 A. 炎热
- B. 清新
- C. 寂寞
-
诗人最后提到的“十宿高阳”意味着什么?
- A. 忘记归家
- B. 长途旅行
- C. 追逐梦想
答案:
- A. 鳥
- B. 清新
- A. 忘记归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习池晨起》:两首诗都描绘了清晨的美景,但李白的诗更强调行旅的急迫与壮丽,而皮日休则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习池晨起》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