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 其六 樵斧》
腰间插大柯,直入深溪里。
空林伐一声,幽鸟相呼起。
倒树去李父,倾巢啼木魅。
不知仗钺者,除害谁如此。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腰间插着一把大斧头,直奔深溪边。树林中响起伐木的声音,幽静的鸟儿被惊动而飞起。砍倒了树木,李父(指砍伐者)造成了鸟巢倾覆,里面的小鸟悲鸣不已。我不明白,拿着斧头的人,究竟是为了消除什么害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柯:指树枝或斧头的柄。
- 深溪:深邃的溪流,表示环境的幽静。
- 伐:砍伐。
- 幽鸟:指生活在空旷、安静地方的小鸟。
- 李父:隐喻砍伐树木的人。
- 倾巢:鸟巢被打翻,意指鸟儿失去栖息之地。
- 木魅:可能指的是守护森林的神灵或鸟类。
典故解析:
- 李父:在古代,李父常被用作寓言,象征自然的破坏。
- 仗钺者:钺是古代的一种斧头,象征砍伐者的力量与破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3-883年),字梦得,号澄怀,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古风闻名,作品内容多描写自然与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皮日休与鲁望的诗友交流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樵斧为题,借助对砍伐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怀。开篇以“腰间插大柯”引入,展示了樵夫的形象,随即描述了砍伐声响起时,空林中的鸟儿被惊起的一幕。这种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被打破的惋惜。
接下来的“倒树去李父,倾巢啼木魅”,则深刻揭示了砍伐行为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李父作为砍伐者,意味着人在追求利益时,常常忽视了对环境的伤害,鸟巢的倾覆象征着生命的无辜与脆弱。最后一句“不知仗钺者,除害谁如此”,更是引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质疑砍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警示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生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腰间插大柯:描绘樵夫的形象,直接表明其身份。
- 直入深溪里:表现樵夫专注于砍伐的行为,暗示其目的。
- 空林伐一声:突显伐木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带来一种紧迫感。
- 幽鸟相呼起:鸟儿的惊慌反映了自然的脆弱与无辜。
- 倒树去李父:暗示砍伐对自然的破坏,李父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生态失衡。
- 倾巢啼木魅:鸟巢的倒塌象征着生命的悲惨与无奈。
- 不知仗钺者:质疑砍伐者的动机与行为的正当性。
- 除害谁如此:引发对环境保护的深思,呼吁人们反省自己的行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樵夫比作自然的破坏者,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空林伐一声,幽鸟相呼起”,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将鸟儿的悲鸣赋予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樵夫砍伐树木的情景,揭示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尊重,警示人们应当珍惜和保护环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樵斧: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
- 幽鸟: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辜。
- 倒树:象征自然生态的毁灭与失衡。
- 倾巢:暗示着生命的悲惨与不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腰间插大柯”描述的是谁的形象?
- A. 樵夫
- B. 农夫
- C. 诗人
-
“倾巢啼木魅”中的“倾巢”指的是什么?
- A. 鸟巢的倒塌
- B. 树木的倒下
- C. 河流的倾斜
-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关注?
- A. 人情
- B. 自然
- C. 战争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使至塞上》
诗词对比:
- 比较皮日休与王维的自然诗作,两者都强调自然的美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但皮日休更注重对生态破坏的警惕,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的诗歌研究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