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耕读轩》
时间: 2025-01-11 21:57: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耕读轩
作者: 王绂 〔明代〕
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君子适其宜,穷达归一致。世荣吾岂薄,先业非可弃。复恐素心违,蹇迹同颠踬。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欣欣一家亲,朝夕寡忧虑。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鹿门非求安,南阳岂忘世。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选择的思考。出处虽然不同,各自的兴趣和去处也有差异,但君子应顺应时宜,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最终都能归于同一个目标。世俗的荣华富贵,我并不在意,前人的事业也无法轻言放弃。更怕的是内心的志向偏离,行迹也随之受挫。我耕田靠个人的力量,读书则是我心灵的乐趣。家庭和睦,朝夕相伴,忧虑自然少。俯仰之间,若能自得其乐,外面的名利又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鹿门隐士并非只求安逸,南阳的隐者又怎会忘记尘世的纷扰?古人已不可再见,唯有保持古人的心志。
注释:
- 出处:指诗歌的来源和背景。
- 君子:古代对有德行的人称呼,意指品德高尚的人。
- 穷达:指生活的顺境和逆境。
- 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 先业:前人的事业、遗产。
- 蹇迹:行走的艰难,形容处境困顿。
- 耕田:耕作,表示务农的生活。
- 鹿门:指隐士的生活。
- 南阳:指南阳的隐士,代表不忘世事的态度。
- 古心:古人的志向与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绂,明代诗人,生于官宦世家,精于诗文,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绂隐居于田园时,表达了他对耕读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题耕读轩》是一首反映作者心境与生活态度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耕作与读书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选择。诗的开头提到“出处既莫同,趣舍亦云异”,显示了人生道路的多样化,但无论选择如何,君子应顺应时势,达到内心与外界的和谐。生活的荣华富贵并不值得追求,前人的事业应该珍惜,这些观点深刻而富有哲理。
接着,王绂通过“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强调了耕作和读书的价值,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家庭和睦,心灵自得,使得他对外界的名利没有任何渴望,这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最后,诗中提到“古人不可见,唯将古心契”,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与向往,尽管古人无法再见,但心中对古人的志向却一直存留,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处既莫同: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
- 趣舍亦云异:追求和去处也各有不同。
- 君子适其宜:有德之人应当顺应环境。
- 穷达归一致:无论境遇如何,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 世荣吾岂薄:我并不在意世俗的荣华。
- 先业非可弃:前辈的事业不能轻易放弃。
- 复恐素心违:我害怕内心的真实志向会偏离。
- 蹇迹同颠踬:行走的艰难与处境的困扰。
- 耕田食吾力:通过耕作自给自足。
- 读书乐吾志:读书是我心灵的快乐。
- 欣欣一家亲:家庭和睦,彼此亲密。
- 朝夕寡忧虑:朝夕相伴,忧虑少。
- 俯仰苟自得:俯仰之间,自得其乐。
- 外慕奚足嗜:外界的名利又有什么值得追求?
- 鹿门非求安:隐士生活并非只求安逸。
- 南阳岂忘世:南阳的隐士也不忘世事。
- 古人不可见:古人已不可再见。
- 唯将古心契:唯有保持古人的心志。
修辞手法:
- 对比:耕田与读书的对比,表现生活的选择。
- 排比:如“俯仰苟自得,外慕奚足嗜”,增强了语气的强调。
- 隐喻:鹿门与南阳象征隐士生活,表达对隐逸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倡导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谓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耕田:象征劳动与自给自足的生活。
- 读书:象征精神追求与内心丰富。
- 鹿门: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对自然的向往。
- 南阳:象征隐士,表现对世俗的淡泊。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朴素生活的重视与对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君子”指的是? A. 有德行的人
B. 富有的人
C. 学识渊博的人
D. 贫穷的人 -
填空题:诗中提到“耕田食吾力,读书乐吾志”,这里表达了对____生活的热爱。
-
判断题:诗中提到王绂对世俗名利有强烈的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A
- 朴素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 《饮酒》(陶渊明):同样体现隐逸与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
诗词对比:
- 《题耕读轩》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王绂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古人志向的坚持,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美与生活的简朴。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