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虚斋子师谟令南丰》

时间: 2025-01-26 01:52:12

接席缘终欠,传心学许同。

龙飞符上瑞,鸡割寄南丰。

朴质名家训,敦庞太古风。

不禁兵燹地,百意念民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祝虚斋子师谟令南丰
接席缘终欠,传心学许同。
龙飞符上瑞,鸡割寄南丰。
朴质名家训,敦庞太古风。
不禁兵燹地,百意念民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祝虚斋子(祝师)的送别之情,虽然与他相聚的时间短暂,但传授情谊和学问的愿望却是相同的。诗中提到的“龙飞符上瑞”象征着祝福,而“鸡割寄南丰”则是寄托对他未来的期望。诗人强调古代名家的教诲和传统的崇高精神,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意。最后,诗人感慨当今战乱不断,民生困苦,令人心痛。

注释:

  • 接席缘终欠:接待的席位虽已安排,但因缘分浅薄,聚会时间有限。
  • 传心学许同:传达彼此的心意与学问,愿意共同学习。
  • 龙飞符上瑞:龙飞象征着祥瑞,寓意好运。
  • 鸡割寄南丰:鸡割是指 "送走",这里可能是指送别祝师,南丰则是祝师未来的去向。
  • 朴质名家训:朴实的教诲,来自于古代名家。
  • 敦庞太古风:敦厚的情谊,承载着古老的文化风范。
  • 不禁兵燹地:无法抵挡的战乱和灾害。
  • 百意念民穷:无数的想法,都是为民众的困苦而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俊,明代诗人,生平经历及风格较为模糊,诗歌多以抒情和勉励为主,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可能因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而对当时的民生苦难产生深切的同情,进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及对社会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送祝虚斋子师谟令南丰》以送别的形式,表现出诗人与祝虚斋子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接席缘终欠,传心学许同”展示了短暂相聚的遗憾与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真诚祝福。接下来的“龙飞符上瑞,鸡割寄南丰”则运用了象征手法,龙的飞腾与鸡的寄托都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表达了对祝虚斋子前程的美好祝愿。

中间部分的“朴质名家训,敦庞太古风”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显示出诗人对古代名家教诲的尊重,暗示着人们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依然应当坚持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坚守。最后两句则转入对现实的反思,“不禁兵燹地,百意念民穷”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忧虑,使整首诗在温暖的祝福中夹杂着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接席缘终欠:聚会的缘分虽已安排但时间有限,表达了一种惜别之情。
  2. 传心学许同:传递彼此的心意与学问,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
  3. 龙飞符上瑞:用龙飞的意象象征着吉祥的前景。
  4. 鸡割寄南丰:送别祝师,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望。
  5. 朴质名家训:强调古代文化的朴实与深刻。
  6. 敦庞太古风:古老的文化风范承载着厚重的情谊。
  7. 不禁兵燹地:感慨无法避免的战乱。
  8. 百意念民穷:表达对百姓困境的深切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龙飞象征吉祥。
  • 对仗:如“龙飞”与“鸡割”,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象征:鸡割象征送别,龙飞象征好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民生的影响,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威、祥瑞和希望。
  • :象征送别,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
  • 古风:象征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人文精神。
  • 兵燹:象征战争的破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接席缘终欠”意指: A. 聚会的时间不够
    B. 座位安排很完美
    C. 友谊非常深厚
    D. 文化传承有缺失

  2. “龙飞符上瑞”中的“龙”象征: A. 权力
    B. 吉祥
    C. 友谊
    D. 战争

  3. 诗的主题主要讨论: A. 自然景色
    B. 个人情感
    C. 社会动乱与民生
    D. 古代名家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但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抱负,而林俊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