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從律之关中
西游无旧识,何处寄吟身。
客路秦关暮,乡心海树春。
河涛行不尽,岳翠望空新。
早晚回孤锡,东浮结近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在西行的路上没有旧识,心里不知道将我的吟唱寄托在何处。客行的路上,秦关的黄昏让我感到孤独,思乡之情如海中的树木在春天般茂盛。河水奔流不息,远处的山峰在空中显得格外新鲜。早晚我会回到孤零零的锡杖之地,希望能在东边与邻里相聚。
注释:
- 西游:指向西方旅行,通常是指去关中地区。
- 旧识:老朋友,旧相识。
- 秦关:指秦岭,古时重要的关隘。
- 乡心:思乡之情。
- 河涛:河水的波涛。
- 岳翠:青翠的山岳。
- 孤锡:指孤单的锡杖,表示诗人身处的孤独状态。
- 浮结近邻:希望能与邻居相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希昼,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人生哲学和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西游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感。诗人以秦关作为背景,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
诗歌鉴赏:
《送從律之关中》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孤独感的诗。诗的首句“西游无旧识”便道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缺乏旧友的陪伴使得旅途更加寂寞。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目光投向大自然,描绘出秦关的黄昏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乡心海树春”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思乡情感如同海树般茂盛,生动而形象。
后两句“河涛行不尽,岳翠望空新”则通过大自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河水不断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青翠的山峰则给人以新鲜感,表明即使在异乡,诗人心中仍有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两句“早晚回孤锡,东浮结近邻”强调了诗人的归属感与对友谊的渴望,希望能早日回到熟悉的环境,与友人相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友谊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游无旧识:表明诗人正在西行,周围没有熟悉的人。
- 何处寄吟身:表达了诗人无处寄托心情与吟唱的迷茫。
- 客路秦关暮:描绘了在秦关的黄昏时分,诗人感到孤独。
- 乡心海树春:思乡之情深如海树,春天的生机更显得强烈。
- 河涛行不尽:河水的奔流象征着时间的无尽与生命的流逝。
- 岳翠望空新:青翠的山峰在空中显得格外清新,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早晚回孤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孤独的反思。
- 东浮结近邻:希望能与邻居相聚,描绘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海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河涛行不尽,岳翠望空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表现了旅人心中的孤独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涛: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尽。
- 岳翠:代表自然的美好与新生的希望。
- 孤锡:象征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关”指的是哪一条重要的关隘?
- A. 凉州关
- B. 秦岭
- C. 山海关
- D. 武关
-
“乡心海树春”中的“海树”比喻了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思乡情怀的深厚
- C. 自然的美丽
- D. 朋友的陪伴
-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思乡与孤独
- C. 友谊与团聚
- D. 旅行的乐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登高》 by 杜甫: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送從律之关中》: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收录了许多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诗词鉴赏指南》:提供了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