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2-04 16:08: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出阳关迷望眼。衰草粘天,山共斜阳乱。一曲渭城多少怨,歌声三迭肠千断。风景非殊时代变。山要低头,人要埋头干。千里龙沙金不换,石油城在盐湖畔。
白话文翻译:
走出阳关,眼前迷茫。衰败的草丛与天空相连,山与斜阳交错在一起。一曲渭城的歌声中,多少怨恨滋生,歌声回荡,令人心肠断裂。风景不同,时代却在变化。山需要低头,人必须埋头苦干。千里龙沙的财富无法用金子来交换,石油城坐落在盐湖旁。
注释:
- 阳关:古代关隘,位于今天甘肃省,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 衰草:指枯萎的草,象征着凋零与失落。
- 渭城:指渭河边的城市,可能暗指古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肠千断:形容心中极大的悲痛。
- 龙沙:此处可能指代特定的地方或象征繁荣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字汝霖,号白石,近代诗人、学者。生于清末,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社会动荡和时代变迁期间,顾随通过诗歌表达对过往景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一首《蝶恋花》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西出阳关迷望眼”,即刻将读者带入一幅孤独而迷茫的画面,阳关作为古代的出行要道,象征着离别与追寻。接下来的“衰草粘天,山共斜阳乱”,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
“一曲渭城多少怨,歌声三迭肠千断”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渭城的歌声不仅是对昔日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怨恨。诗中通过“风景非殊时代变”指出了时光的无情与变化,仿佛一切美好都随着时代的流逝而消散。最后,诗人以“千里龙沙金不换,石油城在盐湖畔”来表达对现实的反思,物质的富饶与内心的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邃思考,兼具了古典诗词的优美与现代人的反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出阳关迷望眼:走出阳关,眼前一片迷茫,表达了离别的孤独感。
- 衰草粘天,山共斜阳乱:描绘了衰败的自然景色,暗示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 一曲渭城多少怨:渭城的歌声中融入了无尽的怨恨,象征着对过去的不满。
- 歌声三迭肠千断:歌声如同撕扯心肠,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痛苦。
- 风景非殊时代变:风景虽美,但时代的变化却让人感到无奈。
- 山要低头,人要埋头干:面对现实,诗人认为人应低头努力。
- 千里龙沙金不换:强调土地的珍贵,象征着不易得到的财富。
- 石油城在盐湖畔:指代现代经济的繁荣与背后的辛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歌声三迭”比喻悲痛的深重。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山要低头,人要埋头干”,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情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怀旧与追求奋斗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关:离别与出行的象征。
- 衰草:象征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 渭城:代表过去的回忆与怨恨。
- 龙沙:象征土地的价值与财富。
- 盐湖:现代经济的象征,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 A. 古代的出行要道
B. 现代城市
C. 一种植物 -
填空题:诗中“歌声三迭肠千断”形容的是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千里龙沙金不换”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赞美。(对/错)
答案:
- A
- 痛苦与悲伤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主题:对壮丽景色的赞美。
- 表达方式: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
- 解析:两者都通过景物描绘表现情感,但顾随更注重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近现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理解》
- 《顾随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