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砺三首》

时间: 2025-04-28 06:46:02

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道霾阴书蚀光,
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
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
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
未奏肤公正断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阴霾笼罩的景象,黄道的光辉被遮蔽,仿佛在书写着某种不幸的命运;在这片茫茫的白色冥境中,仿佛有无辜的怨气在空中漂浮。世间的圣主,天理都在为此悲哭,然而忠臣的存在,仍然让国家没有灭亡。即使身处万刃之中,也坚守不变的信念,诚心铭记于骨中,怎能遗忘?不要觉得重复叨叨是多余的,未能奏效的公正之言,像是断肠之痛。

注释:

  • 黄道霾阴:指天体运行中的黄道,霾和阴代表阴云密布的天气,象征不祥。
  • 冤气:指无辜的怨怼,泛指社会的不平与不公。
  • 圣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 忠臣:指忠于国家和君主的臣子。
  • 万刃攒身:形容身处重重危机之中。
  • 一诚铭骨:强调内心的诚意深深铭刻在骨髓里。
  • 肤公正:指表面、肤浅的公正,未能真正实现的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思肖(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云,号澄江,南宋的文人,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忠诚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一个政治动荡、战乱不断的时代。南宋在外有金、蒙古的威胁,内有权臣的腐败,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并彰显了忠臣的理想。

诗歌鉴赏:

《八砺三首》通过对阴霾天气的描绘,引入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黄道霾阴书蚀光”,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写照,更象征着国家的命运被压制,光辉被遮掩,暗示着历史的悲剧与无奈。接下来的“世尘圣主天应哭”,将注意力转向国家的统治者,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圣主的悲哀与无能为力。

诗中的忠臣形象则为我们展现了希望的曙光,尽管国家面临危机,但忠臣的存在使国家得以存续。这种忠诚与信念如同“万刃攒身”的勇气,令人动容。最后几句,诗人以重复的声音呼唤公正,表达了对正义未能实现的失望与痛苦,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深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反复,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忠诚与坚持的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道霾阴书蚀光:描绘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国家的不幸。
  2. 野浮冤气白冥茫:怨气在空中漂浮,象征人们对不公的控诉。
  3. 世尘圣主天应哭:统治者在这种环境中感到无奈,天也为之悲泣。
  4. 时有忠臣国不亡:忠臣的存在使国家仍有生存的希望。
  5. 万刃攒身终莫变:即使身处危机,内心的信念不动摇。
  6. 一诚铭骨岂能忘:内心的诚意深深铭刻,不会被遗忘。
  7. 休嫌重复叨叨说:不要觉得重复的声音是多余的。
  8. 未奏肤公正断肠:表面上的公正未能实现,带来深切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道霾阴”比喻国家的阴霾与不幸。
  • 对仗:全诗整体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通过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忠诚的赞美,强调在困境中,忠臣的存在是国家生存的希望,表达了对公正未能实现的遗憾与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道:象征命运和方向,代表国家的未来。
  • 霾阴:象征压迫与不幸,反映社会的黑暗面。
  • 冤气:象征对不公的控诉,反映人们的愤怒与无奈。
  • 忠臣:象征忠诚与希望,传达对国家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道霾阴”象征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国家命运的压制
    • C) 生活的平淡
      答案:B
  2. 诗人对忠臣的态度是?

    • A) 讽刺
    • B) 赞美
    • C) 忽视
      答案:B
  3. “未奏肤公正”指的是什么?

    • A) 表面的公正未能实现
    • B) 真实的公正
    • C) 不公正的现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悲痛与忠贞,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关注。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忠诚,诗风更为感伤而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解析》
  • 《宋代诗人研究》

通过这一系列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八砺三首》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