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2-04 17:04: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瑞云捧出三峰,上真下化宸游地。
祥云深锁,琼楼宝殿,琳宫幽邃。
万顷岚光里。依稀降玉泉莲水。
望仙人掌上,弯弯初月,常晶莹,无瑕翳。
碧嶂层层苍翠。乱峰巅猿叫鹤唳。
我来感叹,尘中缰绊,恩情名利。
滚滚甘随,逝波流转,几人攀跻。
现停停云汉,安然不动,作阴阳髓。
白话文翻译
瑞云托举着三座高峰,仿佛在上界中游玩的神仙。
祥云深锁,琼楼宝殿隐藏在幽静的深处。
在万顷的岚光中,隐约可见玉泉流出的莲水。
远望仙人掌上,弯弯的初月,总是晶莹剔透,没有任何瑕疵。
青山层层叠叠,苍翠欲滴。杂乱的山峰顶上,猿猴叫声和鹤鸣声相互交织。
我感叹,在尘世中被名利羁绊,恩情和名利的纠缠。
滚滚红尘随波而逝,有几人能攀登到高处?
如今停留在云汉之上,安然自若,仿佛阴阳的精髓。
注释
- 瑞云:美好的云彩,象征祥和之气。
- 宸游地:宸指帝王的住所,游地即游玩之地,暗喻神仙的活动空间。
- 琼楼宝殿:指美丽的楼阁和殿堂,象征仙境。
- 万顷岚光:形容广阔的山色和光影。
- 玉泉:美丽的泉水,常用于形容清澈的水源。
- 仙人掌: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所栖息的地方。
- 阴阳髓:象征深奥的道理和宇宙的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流传于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融入道教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水龙吟》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借自然景观表达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龙吟》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瑰丽而宁静的仙境图。诗中开篇以“瑞云捧出三峰”引出景象,给人以仙气逼人的感觉,随后通过“祥云深锁,琼楼宝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诗人借助万顷岚光与玉泉莲水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而后半部分则转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慨于“尘中缰绊,恩情名利”,揭示出名利对人的束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感慨在滚滚红尘中,少有人能够真正超脱,能够“安然不动”的人少之又少。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引入,逐渐深化至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谭处端的深刻洞见与超凡脱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云捧出三峰:瑞云象征祥和,三峰则是自然的象征,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 上真下化宸游地:描绘神仙游玩的地方,既有天上的美丽,也有地上的化生。
- 万顷岚光里:这里的“岚光”意为山间的光影,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
- 恩情名利:诗人反思人生,名利的追逐让人迷失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仙境,增强诗的意象。
- 对仗:如“碧嶂层层苍翠,乱峰巅猿叫鹤唳”,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景色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世间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无奈与对超脱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自由与飘渺。
- 水:代表生命与清净。
- 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
- 月:代表着宁静与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蕴含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哪一位?
- A. 李白
- B. 谭处端
- C. 杜甫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琼楼宝殿”象征什么?
- A. 仙境
- B. 现实生活
- C. 历史遗迹
答案:A
-
诗中“恩情名利”的意思是?
- A. 赞美友谊
- B. 对名利的追逐
- C. 享受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在宁静的环境中,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水龙吟》与《早发白帝城》(李白)的对比:
- 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水龙吟》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早发白帝城》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叹与对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