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山中》

时间: 2025-01-27 03:29:25

空蒙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迳斜。

谁画秋崖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山中
作者: 方岳 〔宋代〕

空蒙山翠湿乌纱,
逗密穿深一迳斜。
谁画秋崖满头雪,
石坛倚竹看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山中,翠绿的山色映湿了我的乌纱帽,
我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穿过密林向前走。
是谁在秋天的悬崖上画满了白雪?
我在石坛上倚着竹子,欣赏梅花的绽放。

注释

  • 空蒙:形容景色朦胧,山色朦胧而湿润。
  • 乌纱:指的是黑色的纱帽,古代文人常戴。
  • 逗密:形容小路的蜿蜒穿梭。
  • 秋崖:秋天的悬崖,映衬出雪白的意象。
  • 石坛:石头搭成的平台,用于观赏或休息。
  • 倚竹:靠着竹子,悠然自得的姿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代表着不畏严寒的精神。此外,诗中提到的“秋崖满头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仁斋,号秋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方岳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早春时节,诗人游历山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歌鉴赏

《早春山中》是一首描绘早春山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的开头“空蒙山翠湿乌纱”,通过“空蒙”这一词,给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雨之中,山色愈显得清新。接着“逗密穿深一迳斜”,描绘了小路蜿蜒而深邃,暗示了探索自然的乐趣。

“谁画秋崖满头雪”一句,充满了哲理感。诗人既在感叹自然的神奇,也在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最后一句“石坛倚竹看梅花”则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享受。在这幅春日山景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蒙山翠湿乌纱:诗人描绘了春天的山色,湿润的气候使得山色愈加翠绿,乌纱帽映衬出古代文人的形象。
  2. 逗密穿深一迳斜:小路蜿蜒而行,诗人以“逗密”形容道路的曲折,给人一种探索的感觉。
  3. 谁画秋崖满头雪:这句引人深思,暗示着时间的变迁,秋天的崖壁上似乎覆盖着雪,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
  4. 石坛倚竹看梅花:强调诗人对自然的享受与沉醉,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喻为画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空蒙山翠湿乌纱”,和“石坛倚竹看梅花”中体现的对称美。
  • 拟人:暗示大自然的变化,如“谁画秋崖满头雪”,给自然赋予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美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永恒。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象征纯洁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高风亮节,文人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空蒙山翠湿乌纱”中的“乌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帽子
    C. 一种衣服
    D. 一种树

  2.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高洁与坚韧
    C. 秋天
    D. 雪

  3. 诗人通过“谁画秋崖满头雪”表达了什么? A. 对美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人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by 韩愈

诗词对比

将方岳的《早春山中》与孟浩然的《春晓》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中人的感受,而孟浩然则强调春天的朝气与生机,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