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慎罚》
时间: 2025-01-26 00:1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慎罚
虞世南 〔唐代〕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惩罚与宽恕的思考。诗中提到,帝王的法令光辉照耀,德行高尚的君主应当以清明的方式治理国家。治理应当以和谐为主,法律要公正清晰。即使是轻微的惩罚,也要有所考量,不要过于心急。明智而谨慎的法律,绝不允许冤屈之事发生,且应当对生灵有怜悯之心。即使有过错,也应当仔细审查,法律的处理应当更为精细。法律要体现廉耻与公正,必须详细考量。每当减轻苛刻的法律时,内心常怀恻隐之情。对于宽松的执法,应当有仁爱之心,对于疑罪的案件,必须从轻处理。对罪犯的惩罚不可滥用,法律的施行应当公正,才能赢得人们的赞美与支持。
注释:
- 帝图:指皇帝的治国方略。
- 上德:指崇高的德行。
- 二仪:指天地,象征自然法则。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古代中国的辉煌时期。
- 明慎:明智而谨慎。
- 哀矜:对生命的怜悯。
- 五疵:指五种过错。
- 二辟:指二种偏差。
- 幪巾:象征清白与廉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子期,号东皋,晚号大明寺,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诗歌、散文和书法闻名。他的诗风典雅,注重道德和政治的主题,体现了唐代文人的风范。
创作背景:
《赋得慎罚》创作于唐朝初期社会动荡背景下,诗人借此表达对治国理政的思考,强调法律的公正与宽容,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政治清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赋得慎罚》是一首探讨法律与治理哲学的诗,诗中通过严谨的用词和层层递进的结构,展现了作者对法律应该如何公正施行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即以“帝图光往册”引出主题,强调法律的光辉与威严,接着提到“上德表鸿名”,指出应以德行来引导法律的施行。整首诗强调了法律的透明性和人性化,尤其是提到“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传达出对惩罚应慎重对待的态度,反对随意施加刑罚。
诗中还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借用“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来强调古代明君的治国智慧。这种历史的深度增加了诗的厚度,使其不仅仅是对法律的讨论,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最后通过“欢然仰颂声”总结,强调了人们对公正法律的认同与支持,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图光往册:古代帝王的治国方略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 上德表鸿名:高尚的道德应该作为治理的榜样。
- 道冠二仪始:道德法则应当凌驾于天地之上。
- 风高三代英:历史上三代君主的英明治国。
- 乐和知化洽:和谐的社会文化应当互相影响。
- 讼息表刑清:法律应当清晰,争端减少。
- 罚轻犹在念:惩罚不应过于严苛,需谨慎对待。
- 勿喜尚留情:对轻罪不可心存侥幸。
- 明慎全无枉:法律明晰,绝对不允许冤屈。
- 哀矜在好生:应当对生命的珍视和怜悯。
- 五疵过亦察:即使是小过错也应详细审查。
- 二辟理弥精:处理偏差的方式应当精细。
- 幪巾示廉耻:以清白和廉耻来治理。
- 嘉石务详平:务必坚持公正与详细考量。
- 每削繁苛性:每次减少苛刻的法律时。
- 常深恻隐诚:内心对生命的怜悯永在。
- 政宽思济猛:政治宽松应有仁爱之心。
- 疑罪必从轻:对疑罪的案件一定要从轻处理。
- 于张惩不滥:对罪犯的惩罚不可滥用。
- 陈郭宪无倾:法律施行应当公正。
- 刑措谅斯在:法律的施行应以宽厚为主。
- 欢然仰颂声:人们对此必将赞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 排比:在描述法律与治理时,使用排比增强了语势。
- 象征:幪巾象征廉耻,传达了清白的治理理念。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法律的公正与宽容,倡导以德治国,反对随意惩罚,体现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理想的治理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象征法律的明亮与公正。
- 德:象征高尚的道德标准。
- 和:象征社会的和谐与温暖。
- 刑:象征法律的惩罚与约束。
- 哀矜:象征对生命的珍视和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三代”是指哪三代? A. 夏、商、周
B. 汉、唐、宋
C. 明、清
D. 隋、元 -
诗中强调的法律施行应当如何处理疑罪? A. 从重处理
B. 从轻处理
C. 不处理
D. 随意处理 -
“明慎全无枉”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法律要明白,不能随意
B. 法律不需要解释
C. 法律应当从宽
D. 法律不重要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风歌》:汉代乐府,表达对理想治理的追求。
- 《春望》:杜甫,反映社会对法制与人文关怀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赋得慎罚》与《春望》: 两者都反映了对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赋得慎罚》侧重于法律的公正与宽容,而《春望》则强调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与对社会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