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应教》

时间: 2025-01-26 00:16:25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初晴应教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白话文翻译: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燕子飞来的地方,清澈的水流已经满满地流入了池塘。归来的云彩一半隐没在山岭之中,树枝上仍然挂着未干的雨滴。

注释:

  • 初日:初升的太阳,晨曦。
  • :光明,明亮。
  • 燕馆:燕子飞来的地方,指燕子栖息的地方。
  • 新溜:新流出的水,形容水流清澈而新鲜。
  • 梁池:屋檐下的池塘,梁是指屋檐。
  • 归云:归来的云,指天气转晴,云层逐渐散去。
  • 半入岭:一半消失在山岭之中。
  • 残滴:还未干的雨滴。
  • 尚悬枝:仍然挂在树枝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归云”和“残滴”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子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隋末,曾任官职,因其才华而受到朝廷的重视。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春季,描绘了初晴时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初晴应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的美丽景色,诗中以“初日明”和“新溜满梁池”开篇,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尤其是“归云半入岭”,既描绘了天空的变化,又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归属。最后一句“残滴尚悬枝”则巧妙地体现了春雨未干后的清新,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虞世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既有眼前的自然美,又有诗人内心的感受,诗风清新自然,渗透着无限的生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日明燕馆: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燕子的栖息之所,表现了清晨的明媚。
  • 新溜满梁池:新流出的水涌入屋檐下的池塘,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活力。
  • 归云半入岭:归来的云彩一半隐没在山岭,展现了春天云彩的变化。
  • 残滴尚悬枝:树枝上仍然挂着未干的雨滴,暗示了春雨滋润大地后的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春日的阳光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新生。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云彩和雨滴被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日:象征新的开始,代表希望。
  • 燕馆: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温暖与生机。
  • 新溜:清澈的水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归云:象征着归属与自然的变化。
  • 残滴: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未干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日”指的是哪一个时刻?
    • A. 日落
    • B. 清晨
    • C. 正午
    • D.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残滴”是指什么?
    • A. 未干的雨滴
    • B. 夕阳的余晖
    • C. 燕子的飞翔
    • D. 山中的泉水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人情的思考
    •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而杜甫的《春望》则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