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赐诗
作者: 许善心 〔隋代〕
帝道属升平,天文预观象。
兹生荷化育,博施多含养。
正始振皇风,端居留眷想。
夕拜参近侍,朝思滥弘奖。
温树贵不言,克艰庶无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帝王治国平天下的赞美与期望。诗中提到治国安民的理想,以及对自然、社会的关怀。诗人展现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君的期待和爱戴。
注释:
- 帝道:指帝王的治道,治理国家的道理。
- 升平:指国家安定、人民安乐的状态。
- 天文:指天象、天文现象。
- 荷化育:比喻滋养万物,指自然的恩泽。
- 博施:广泛施惠,指对人民的恩泽。
- 正始:形容正当的开始,暗指朝代的兴起。
- 皇风:指皇帝所带来的风气和治国风范。
- 夕拜参近侍:指在傍晚向近侍们致敬。
- 朝思滥弘奖:指早晨思念帝王的恩德。
- 温树贵不言:比喻温柔的树木不需要言语。
- 克艰庶无爽:克服艰难,庶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善心是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对国家的关心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隋朝时期,国家相对繁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施政的期待与祝愿。
诗歌鉴赏:
《奉和赐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对君主的赞美。从“帝道属升平”开始,诗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国家的治理与安定,强调了一个明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天文预观象”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与天象的关注,暗示着治国理政要顺应天时、地利。
诗中提到的“博施多含养”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爱,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仁爱之心与宽广的胸怀。对于国家的治理,诗人认为应以“正始振皇风”为基础,体现出对传统价值的追求和对良好风气的向往。
后四句“夕拜参近侍,朝思滥弘奖”则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君主的敬仰与思念,展现了对国家安宁与繁荣的期盼。最后一句“克艰庶无爽”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强调了克服困难、奋斗不止的精神。
整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深邃的思想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热爱,体现了隋代的政治理想和文化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道属升平:强调帝王的治道与国家的安定。
- 天文预观象:关注天象变化,预示国家未来。
- 兹生荷化育:自然的滋养为国家的繁荣提供支持。
- 博施多含养:广泛施惠于民,体现君主的仁德。
- 正始振皇风:强调传统正派的治国理念。
- 端居留眷想:安静地思考国家未来,展现深沉的思虑。
- 夕拜参近侍:日常中对君主的尊敬。
- 朝思滥弘奖:早晨对君主的恩德思念。
- 温树贵不言:温和的品质不需言语,暗示德行的重要性。
- 克艰庶无爽:克服困难,确保民众生活无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温树贵不言”,以树木的温和比喻君主的德行。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君主的尊重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道:象征着治国的智慧和德行。
- 天文:代表着自然与宇宙的力量。
- 荷化: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滋养。
- 皇风:指代君主的影响力与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帝道属升平”中的“升平”指的是什么? A. 国家安定
B. 天气晴好
C. 人民富裕
答案:A -
“夕拜参近侍”中的“夕”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博施多含养”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君主应对人民施惠
B. 大自然的恩泽
C. 孤独的哲学思考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思,但更加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现了思乡之情,而许善心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关注。
参考资料:
- 《隋唐诗歌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