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时间: 2025-04-26 22:5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作者:黄裳 〔宋代〕
乾坤生古意,草木起秋声。
移人名利境,梦中惊。
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
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
道情有个莺莺。
问归含楚山青,
卧影水天明。
松庵谁笑话,见还婴。
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
好笑人痴处,白头青冢,
世间犹说醒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古老的宇宙观,草木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有声息。人们在名利的世界中迷失,梦中惊醒后,寻求灵宝,想要得到凤髓和龟精这些神物。密报黄芽已经成熟,紫府的门也已经打开,传道的情意就像那莺莺般美好。问归时,楚山依旧青翠,水天相映,松庵中又有谁在笑话,见面又如婴儿般纯真。白鹤在日落时归去,人与人之间的聚散已然忘却。可笑的是那些在世间痴迷的人,白头之年,仍然在青冢中徘徊,世间的人还在说要醒悟呢。
注释
- 乾坤:指天地,表示宇宙的广阔。
- 古意:古老的情趣或意境。
- 名利境:名声与利益的境地。
- 灵宝:指神仙的宝物。
- 凤髓:凤凰的精华,比喻珍贵的东西。
- 龟精:龟的精华,象征长寿与智慧。
- 紫府:道教中神仙的居所。
- 莺莺:指黄莺,象征美好和优雅。
- 松庵:隐士的居所,象征清幽静谧的环境。
- 白头青冢:象征白发苍苍却仍在追求青葱岁月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多样,常用典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背景下,诗人对名利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和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满路花》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抒情的诗作。诗中以“乾坤生古意”开篇,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创造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意境。接着,诗人以“草木起秋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草木在秋风中发出声响,似乎在诉说生命的变迁与无常。通过“移人名利境”,诗人反映了人们在名利面前的迷失,以及对物质世界的警醒。
“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的句子,展示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灵宝和神物象征着超越世俗的理想与追求。诗中“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则暗示着一种时机的到来,仿佛在召唤人们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一句,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淡泊,人与人之间的聚散如同日落一般自然。最后两句“好笑人痴处,白头青冢,世间犹说醒醒”,则以讽刺的语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迷失的可笑与悲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性深处的思索,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乾坤生古意”:天地间蕴藏着古老的意境与哲思。
- “草木起秋声”:秋天来临,草木在风中低语,象征生命的无常。
- “移人名利境”:人们被名利的世界所迷惑,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 “梦中惊”:在梦中感受到惊醒,象征对现实的反思。
- “便寻灵宝,凤髓与龟精”:追求灵性的宝物与长生的智慧。
- “密报黄芽就,紫府门开”:象征时机成熟,灵性与智慧的开启。
- “道情有个莺莺”:道理与情感如莺莺般美好动人。
- “问归含楚山青”:向归来之路询问,楚山依旧青翠,象征生命的希望。
- “卧影水天明”:水天相映,影子卧于水面,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
- “松庵谁笑话,见还婴”:松庵中有人笑话,见面时如婴儿般纯真。
- “鹤归日落,聚散两忘情”:白鹤在日落时归去,人与人之间的聚散已然忘却。
- “好笑人痴处”:可笑的是那些迷恋世俗的人。
- “白头青冢,世间犹说醒醒”:白头之年仍在追求青葱岁月,世间却还在劝人觉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灵宝”、“凤髓”象征理想与追求。
- 拟人:草木在秋风中发声,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聚散两忘情”,形成优美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人们在物质世界中的迷失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乾坤:象征宇宙、自然。
- 草木:象征生命、季节的变迁。
- 灵宝:象征精神追求与理想。
- 凤髓、龟精:象征长生与智慧。
- 黄芽:象征希望与新生。
- 莺莺:象征美好与优雅。
- 松庵:象征隐居与宁静。
- 鹤:象征超脱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宝”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精神追求
- C. 自然景观
-
“草木起秋声”中,草木的声音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生命的无常
- C. 人的快乐
-
诗中提到“聚散两忘情”是指?
- 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B. 自然的变化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满路花》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对亲情的怀念,后者则关注于对名利与精神的反思。
- 《登高》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沉重,而《满路花》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生命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收录宋代诗人的作品及其分析。
- 《诗词鉴赏》 - 研究古诗词的艺术风格与意境的书籍。
- 《古代诗词研究》 - 论述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