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梅霖初歇》
时间: 2024-10-07 18:13: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梅霖初歇
作者: 黄裳 〔宋代〕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白话文翻译
梅雨刚停,海棠花绽放,正是争奇斗艳的时节。金色的粟米包裹着,香蒲像玉一样被切成片,四处都是美丽的宴席。年轻人们的技艺都被展现出来,手腕上佩戴着彩丝,双双结成花样。停靠着彩色的小船,观看龙舟竞渡,水面上波涛齐发,场面奇绝,令人难以描绘,激起的浪花宛如飞舞的雪花。画鼓声如雷,红旗闪烁,直到夺得锦标才停止。望向水天相接的地方,夕阳渐渐西沉,仍然能看到高高揭起的朱帘。归舟的晚风中,载着十里菏花,一弯新月映在水面上。
注释
- 梅霖:梅雨,指春末夏初的细雨。
- 乍:突然,刚刚。
- 角黍:一种谷物,象征丰收。
- 玳筵:华丽的宴席。
- 斗巧尽输少年:年轻人的技艺尽情展现。
- 舣彩舫:停靠着彩色的小船。
- 奇绝:奇特绝伦。
- 朱帘:红色的帘子,象征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裳,字仲明,号寄庵,宋代诗人,以词著称,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末夏初,表现了自然繁盛的景象和人们欢庆的场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喜迁莺·梅霖初歇》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更深入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用“梅霖初歇”引入,营造出一种雨后清新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接着,诗人通过对花朵、舟船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热闹、富有生机的春夏交替的场景。在“斗巧尽输少年”一句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年轻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也隐含了对青春的赞美和珍惜。
词中多次运用生动的意象,如“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通过对比和比喻,传达出春日的欢乐和活力。而“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则画面感十足,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仿佛一幅春天的画卷,既有视觉的美感,又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整首词节奏明快,意象丰富,体现了黄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霖初歇:刚刚停止的梅雨,暗示春天的结束。
- 乍绛蕊海榴:海棠花刚刚绽放,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
- 争开时节:各色花卉竞相开放,显示春天的繁华。
-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描写丰收的稻谷和美丽的香蒲,象征富饶的自然。
- 斗巧尽输少年:年轻人的技艺竞相展现,表现生机与活力。
- 舣彩舫:停靠的小船,暗示游乐与庆祝的场合。
- 看龙舟两两:观看龙舟比赛,表现热闹的场景。
- 波心齐发:水面波涛涌动,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激烈的竞赛。
- 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浪花的激荡如同飞舞的雪花,表现出春日的欢快。
-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鼓声如雷,红旗闪烁,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 望中水天日暮:夕阳西沉,水天相接,展现出宁静的画面。
- 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归舟携带着美丽的菏花和新月,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花,飞作湖间雪”,通过比喻增强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舣彩舫,看龙舟两两”,增强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对青春活力的推崇,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霖:象征春天的细雨,带来生机。
- 绛蕊:海棠花的绽放,代表着生命的美好。
- 龙舟:象征着团结与奋进,传递着激情。
- 菏花:代表着美丽与丰收,寓意着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梅霖”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雨?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填空题:诗中提到“舣彩舫”,这里的“彩舫”指的是_____。
-
判断题: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错)
答案
- A
- 彩色的小船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流露,但黄裳的词更偏向于描绘春日的热闹场景,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