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吟》

时间: 2025-01-11 05:48:11

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

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

烧烽碧云外,牧马青坡巅。

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意思解释

边城吟

原文展示:

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
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
烧烽碧云外,牧马青坡巅。
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

白话文翻译:

最近西城的天气,格外的炎热和干燥。
旅人独自感到口渴,而主人却依然在卖泉水。
远处的烽火烧得正旺,牧马人在青色的山坡上。
我在何方追逐鹘鸟的梦,归乡的思绪寄托在仰卧之中。

注释:

  • 西城:指唐代的某个城镇。
  • 俗禀:指习俗和气候,通常带有贬义,暗指当地条件恶劣。
  • 行子:旅人、路人。
  • :口渴,渴望。
  • 主人:指城中卖泉水的人。
  • 烧烽: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消息的火信,象征战乱或警报。
  • 鹘突梦:鹘是一种猛禽,突梦指的是追逐梦境,象征追求理想或自由。
  • 归思: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烽火,源于古代的军事信号,常用于传递敌情。此处用以暗示边疆的动荡不安,反映出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刻的个性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的艰辛和对社会的不满,常展现出悲凉和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

《边城吟》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上尽管繁华,但边疆地区却常常战乱。诗人通过描写旅人的渴望和思乡情感,表达了对边疆民众生活困苦的关切,反映了社会的矛盾与个体的无奈。

诗歌鉴赏:

《边城吟》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捕捉了边疆生活的艰辛和旅人心中的孤独。开篇描绘了西城的酷热天气,透过对气候的不满,反映出一种压抑的生活状况。行子口渴而主人依然在卖泉,突显了人情的冷漠和生存的艰难。接着,诗中提到的烽火与牧马映衬出一种对战争的不安,暗示了边境不宁的形势。最后,通过“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感悟。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西城近日天):通过“近日天”展示了西城的自然环境,暗示气候的极端。
  • 第二句(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表现了旅人的孤独和无奈,主人对他人苦难的冷漠。
  • 第三句(烧烽碧云外):使用“烧烽”来暗喻战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描绘出边境的动荡。
  • 第四句(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对理想和归乡的思考,通过梦境表达出对自由的渴望和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许多句子都采取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烧烽”象征战争和警报,反映历史背景。
  • 拟人:通过“主人仍卖泉”,使得人情冷漠生动具体。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无奈,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西城:象征边疆的荒凉与艰辛。
  • 泉水:象征生存的希望与人情的冷漠。
  • 烽火:象征战争的危险与不安。
  • :象征自由与追逐梦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行子”指的是谁? A. 旅人
    B. 主人
    C. 烽火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边疆的生活关切
    B. 对自然的描绘
    C. 对爱情的思考

  3. “烧烽碧云外”中的“烧烽”象征了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边疆风光的描绘,但更多的是表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风格与孟郊的忧国情怀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