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贫来生计了无关,愿托空林尽日闲。
种秫灌溪聊自适,摊书时对北窗山。
白话文翻译:
我贫穷的生活与生计无关,只希望能够在空旷的树林里悠闲度日。
种植水稻,灌溉小溪,随意享受生活;闲暇时在北窗前读书,面对着山景。
注释:
- 贫来:指我贫穷以来。
- 生计:指生活所需的生存方式或手段。
- 愿托:希望寄托。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秫:一种水稻,指的是种植的作物。
- 灌溪:灌溉溪水,指用溪水来浇灌农田。
- 聊自适:随意自得,指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摊书:摊开书本,指阅读的动作。
- 北窗山:窗外的山景,指诗人坐在北窗前对望的山。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反映了清代士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安广誉,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清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许多士人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贫来生计了无关,愿托空林尽日闲”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接下来的“种秫灌溪聊自适”,则描绘了他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显示了对自耕自足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让他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快乐。最后一句“摊书时对北窗山”则将生活的闲适与文化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书卷之间找到的平衡。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贫来生计了无关:表达了贫穷的生活与生计的关系已不再重要,反映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放下。
- 愿托空林尽日闲:渴望在空旷的森林中消磨时光,体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种秫灌溪聊自适:通过种植水稻和灌溉溪水的细节,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随性而活的生活态度。
- 摊书时对北窗山:强调了在阅读时的悠闲与宁静,北窗前的山景更为生活增添了诗意。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贫来”与“愿托”形成呼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意象:空林、溪水、书本、山景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空林: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秫:代表着丰收与自给自足的生活。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滋养。
- 北窗山:代表着知识与美的结合,书卷与自然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理想生活环境是什么?
- A. 繁华都市
- B. 空旷森林
- C. 农田
-
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 A. 极其追求
- B. 视而不见
- C. 淡泊无关
-
“摊书”一词的意思是?
- A. 读书
- B. 写书
- C. 卖书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但更侧重于饮酒作乐的豪情;而安广誉的《偕长兄无旷移榻南林二首》则强调宁静的田园生活,体现出一种内向的淡泊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生活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