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阶春早。又发将离草。
十五年中相聚少。托意红鳞青鸟。
夜长不奈情何。玉钗剔损银荷。
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
白话文翻译:
春天早已来临,瑶台的台阶上又冒出了离别的草。
在这十五年间,我们的相聚实在太少了。
我把心愿寄托在那红鳞青鸟身上。
漫漫长夜,情感如何能承受?
我的玉钗被剔损,银荷也不再完好。
白天我常在床上躺着,起床的次数少得可怜,
究竟有谁能与你共覆这轻薄的被褥呢?
注释:
- 瑶阶:指用瑶石修建的台阶,象征高贵典雅的场所。
- 离草:离别的草,象征着离愁别绪。
- 红鳞青鸟:青鸟是古代传说中能够传递情感的神鸟,这里象征着相思之情。
- 玉钗:古代女子用的发钗,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精致。
- 银荷:指银色的荷叶,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饰。
- 覆衾罗:指共用被褥,象征亲密无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感情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婉约。他的诗词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清平乐》系列词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离别与思念的主题。本词创作于樊增祥经历人生变迁之际,表达了他对逝去岁月和失去的情感的追忆。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到与离别的愁苦,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惋惜。开篇“瑶阶春早”一语,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情感的变化。离草的出现让人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用“十五年中相聚少”道出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稀缺。
接下来的托意红鳞青鸟,诗人借助青鸟的传说,寄托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思念。夜的漫长与情感的沉重形成鲜明对照,让人感受到深夜的孤独与无奈。而“玉钗剔损银荷”则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物件的损坏与心情的凋零相互呼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失去。
最后两句“白日卧多起少,倩谁与覆衾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人的渴求,表现了深切的孤独感。整首词以极简的语言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抓住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瑶阶春早:春天已然来临,台阶上充满生机。
- 又发将离草:离别的草又在生长,暗示着即将离别。
- 十五年中相聚少:回顾过去,感叹相聚的时光少之又少。
- 托意红鳞青鸟:以青鸟寄托情感,希望能传递思念。
- 夜长不奈情何:漫长的夜晚让人无法忍受这种情感的煎熬。
- 玉钗剔损银荷:物品的损坏象征着情感的破碎。
- 白日卧多起少:白天的无所事事反映内心的迷惘。
- 倩谁与覆衾罗:渴望与爱人共度时光,表达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鸟比作情感的传递者,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日卧多起少”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夜晚被赋予情感,体现出诗人的思考与感受。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对比,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孤独与相思之情。
意象分析:
- 瑶阶:象征美好与高贵,代表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离草:暗示离别,代表着愁苦与思念。
- 青鸟:象征希望与情感的寄托,传递思念之情。
- 玉钗、银荷: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脆弱,反映内心的痛苦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托意红鳞青鸟”中的青鸟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情感的传递
- C. 春天的到来
- D. 生活的无奈
-
填空题:整首词表达了对____的惋惜与对____的渴望。
-
判断题:诗中的“白日卧多起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对/错)
答案:
- B
- 过去时光;未来相聚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樊增祥的《清平乐 其三》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后者则在离别的背景下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失去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主题相近,均引发人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