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作者: 万俟咏 〔宋代〕
天如洗。金波冷浸冰壶里。
冰壶里。一年得似,此宵能几。
等闲莫把阑干倚。
马蹄去便三千里。
三千里。几重云岫,几重烟水。
白话文翻译:
这天像洗过一样清澈。金色的波光冷冷地浸入冰壶之中。
在冰壶里,一年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呢?今夜又能有几个呢?
闲着无事,千万不要倚靠在栏杆上。
马蹄一去就能走三千里。
三千里,多少重的云岫,多少重的烟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洗: 清澈、明亮。
- 金波: 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冰壶: 比喻清澈的水或者美好的时光。
- 阑干: 栏杆,指围栏或阳台的扶手。
- 马蹄: 马的脚,象征远行。
典故解析:
- “马蹄去便三千里”:此句可引申为离别与远行的意象,表达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俟咏,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忆秦娥》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天如洗”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清新基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明净的世界。接下来的“金波冷浸冰壶里”,用“金波”与“冰壶”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意境,这种意象的结合,既表现了水的澄澈,又隐喻了时间的流逝。
“此宵能几”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暗含对时间易逝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马蹄去便三千里”进一步渲染出离别与远行的主题,诗人通过马蹄的远行,表现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故土的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从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诗人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最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如洗:天色明净,象征一种纯净的状态。
- 金波冷浸冰壶里:金光闪烁的水面在冰壶中,暗示着美好与清澈。
- 一年得似,此宵能几:感慨一年中能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表现时光的珍稀。
- 等闲莫把阑干倚:劝诫人们不要随意倚靠栏杆,暗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马蹄去便三千里:表达远行的情感,象征离别和思念。
- 几重云岫,几重烟水:形容远方的景色,表现出一种迷离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金波”,使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几重云岫,几重烟水”,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象征明亮和希望。
- 金波:象征美丽与富饶。
- 冰壶:象征纯洁与珍贵的时光。
- 马蹄:象征离别与远行。
- 云岫、烟水:象征遥远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如洗”意指什么?
- A. 天空阴暗
- B. 天空清澈
- C. 天空有云
- D. 天空下雨
-
“马蹄去便三千里”中的“马蹄”象征什么?
- A. 旅行
- B. 离别
- C. 时间
- D. 自然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万俟咏的《忆秦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万俟咏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