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约心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
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
朝就高斋上,熏然负暄卧。
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
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白话文翻译:
黑发中夹杂着白发,青袍上沾染着尘土。
无所事事又悠闲,江城的风景一览无余。
早晨在高高的书斋中,慵懒地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傍晚在小池边,宁静地坐在水边。
我们已然约定了终身的心情,愿这份情长久如今天的时光。
注释:
- 黑鬓: 指黑发。
- 丝雪: 形容白发。
- 青袍: 绿色的长袍。
- 尘土涴: 沾染了尘土。
- 兀兀复腾腾: 形容人态度悠闲、无所事事的样子。
- 江城: 指江边的城市。
- 高斋: 高处的书房。
- 熏然: 形容温暖舒适的样子。
- 澹然: 形容宁静淡泊的状态。
- 已约终身心: 表示彼此之间有了坚定的感情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贴近生活的题材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广泛传播。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长久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约心》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执着。开篇通过“黑鬓丝雪侵”描绘了岁月无情的流逝,头发中夹杂的白丝是衰老的标志,而身上的青袍却又象征着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诗中“兀兀复腾腾”一语,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仿佛在说他已然放下了对名利的追求,选择了享受眼前的宁静。
清晨在高斋中慵懒地享受阳光,傍晚在小池边静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的最后两句“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与爱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永恒的约定。诗人希望这种情感能够长久,正如今天的时光一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黑鬓丝雪侵: 描绘了诗人头发中夹杂的白发,暗示了年龄的增长。
- 青袍尘土涴: 青袍沾染了尘土,暗示生活的繁杂与不易。
- 兀兀复腾腾: 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江城一上佐: 对江城景色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 朝就高斋上: 早晨在书房中,享受温暖阳光,体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 晚下小池前: 傍晚在小池边静坐,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已约终身心: 明言彼此的情感约定。
- 长如今日过: 祈愿这种情感能够持久。
-
修辞手法:
- 对比: 黑发与白发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 意象: 书斋、小池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的追求。
- 比喻: 将岁月比作无情的侵蚀,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和生活的淡泊态度,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宁静时光,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与向往。
意象分析:
- 黑鬓: 代表年轻与活力的象征。
- 青袍: 传达出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江城: 象征着自然与心灵的归宿。
- 高斋: 代表着学问与内心的宁静。
- 小池: 反映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黑鬓丝雪侵”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繁忙的生活
c)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人在“朝就高斋上”中表现出的态度是: a) 忙碌
b) 悠闲
c) 悲伤 -
“已约终身心”中的“已约”指的是什么? a) 结婚承诺
b) 友谊
c) 生活目标
答案:
- a) 年龄的增长
- b) 悠闲
- a) 结婚承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倾向于表达生活的闲适与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