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迹岩》

时间: 2025-01-11 05:46:44

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

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

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

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
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
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
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白话文翻译:

这座隐秘的山岩埋藏着骸骨,溪水灵动的地方留下了跪拜的印痕。空荡荡的床榻上只有太姥的身影,其他的席子已经是曾孙所用。翻开古老的文书,秦朝的故事已经遥远,留下的祭坛依然承载着汉朝的祭祀。何时能在幔亭的旁边,再次看到那飘扬的幢幡呢?

注释:

  • 地秘:隐秘的地方。
  • 岩藏骨:岩石中埋藏着尸骨,暗示历史的沉重和神秘。
  • 谿灵:溪水灵动,象征自然的生机。
  • 太姥:传说中的长寿者,象征古老的智慧和生命。
  • 披牒:翻开古老的文书。
  • 秦朝:指中国历史上的秦朝,象征古代。
  • 汉祀:汉朝的祭祀,表示传统和延续。
  • 幔亭:一种遮挡的亭子,象征宗教或仪式的场所。
  • 幢幡:宗教仪式中用来装饰的旗帜,象征神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涉及爱国、怀古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仙迹岩》创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沉思与对逝去岁月的追忆。该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场所,寄托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仙迹岩》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隐秘的山岩和溪水灵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开篇“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即点出历史的隐秘与沉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人类的渺小。接着,诗人提到“虚床惟太姥”,通过太姥这一典型的古代人物,体现出对长寿与智慧的向往。诗中提及的“秦朝”和“汉祀”,则是对中国历史的回顾,表达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最后一句“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不仅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更是对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表现力,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深远的情感氛围。辛弃疾在这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秘岩藏骨:暗示着埋藏在岩石中的历史与秘密。
  2. 谿灵膝印痕:溪水与灵动的意象,表达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 虚床惟太姥:虚空的床榻象征孤独与长久的记忆。
  4. 别席尽曾孙:时间的流逝与代际的更替。
  5. 披牒秦朝远:回顾历史的悠远,感叹时光荏苒。
  6. 遗坛汉祀存:对汉朝文化的崇敬与传承。
  7. 何时幔亭侧: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8. 重复见幢幡:象征着对信仰与文化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岩石比作历史的容器,寓意深远。
  • 对仗:如“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幡”、“幔亭”,引发对宗教与文化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辛弃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历史的深厚与隐秘。
  • 谿:表示自然的灵动与生命。
  • :象征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信仰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姥”象征什么? A. 亲情
    B. 长寿与智慧
    C. 战争
    D. 财富

  2. “何时幔亭侧”的意思是什么? A. 在亭子旁边
    B. 期待未来的美好
    C. 回忆往昔
    D. 想念亲人

  3. 诗中提到的“秦朝”代表什么? A. 现代
    B. 未来
    C. 古代历史
    D. 个人经历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苏轼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辛弃疾更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而苏轼则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