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别傅先之提举,时先之有召命)》
时间: 2025-01-11 07:56: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别傅先之提举,时先之有召命)
作者: 辛弃疾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
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
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
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
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白话文翻译:
只担心在重阳节的风雨中,思念你却无法见面让我感到苍老。
行程的日期确定了吗?征召的马车有几辆?去程又有多远?
有朋友来信,长安的消息却早已传来,听说你正在追召。
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君家往日的旧事,还得等到雨霖的时节。
从今往后兰花和蕙草长得繁盛,谁能和我一起欣赏这芳草呢?
我只可怜我这个笨拙的人,功名总是和我相避,去得像飞鸟一样。
只有良朋好友,东阡西陌,安排得如同巧手般。
到现在这巧妙的安排,依旧显得笨拙,回想一生不禁笑出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
- 行期:出发的日期。
- 征车:被征召的马车。
- 君家旧事:指与朋友之间的旧情旧事。
- 霖:细雨,常用来比喻久别重逢。
典故解析:
- 兰生蕙长:用兰花和蕙草象征高洁的友谊和美好的品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飞鸟:常用来比喻自由和短暂,反映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爱国诗人。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辛弃疾被召回朝廷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身在浮华的官场,辛弃疾内心却依然渴望真诚的友情与简单的生活。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词中通过重阳节的风雨意象,映衬出思念之情的沉重。开头的忧愁和思念引发了对行期的关心,彰显出词人对友人的挂念。随着诗句的深入,兰蕙的生长象征着纯洁的情谊,而“飞鸟”的比喻则透露出对功名与世事的无奈与逃避。整首词以恬淡的语调,展现了词人对美好友情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终,通过“良朋”的温暖与“巧处”的自嘲,辛弃疾传达出一种既感伤又乐观的情怀,展现了他对真挚友情的珍惜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愁风雨重阳:在重阳节的风雨中,心中只感到忧愁。
- 思君不见令人老:思念朋友却无法相见,让我感到老去。
- 行期定否:询问朋友何时能出发。
- 有客书来:朋友的信传来。
- 问归来何日:询问朋友何时能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鸟”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自由。
- 对仗:如“东阡西陌”,形成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赋予草木以情感,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与追求,体现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不易。
- 重阳:代表着团圆和思念的情感。
- 兰生蕙长:象征着高洁的友谊与美好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
- B. 重阳
- C. 春节
-
诗中用什么比喻来形容功名的无常?
- A. 飞鸟
- B. 鱼水
- C. 山河
-
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体现在哪一句?
- A. 问归来何日
- B. 从此兰生蕙长
- C. 只有良朋
答案:
- B. 重阳
- A. 飞鸟
- A. 问归来何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辛弃疾的词更加豪放且带有历史感,而李清照的词则细腻且充满女性的柔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体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