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瓶花》

时间: 2025-01-11 01:56:42

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重位置。

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

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瓶花
作者: 王策 〔清代〕

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
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瓶花的美丽。诗人选择了嫣红的花朵,修剪出嫩绿的叶子,春色围绕着纤细的手指。在一个碧绿绣制的铜瓶中,清凉的井水与华丽的花相映成趣。花的排列稀疏而又紧密,浓艳与淡雅相互搭配,仿佛映射出文人的心思和画理。接着,诗人描写了一个小窗前矮几上的乌皮,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光彩。即使花瓣飘零,也落在砚池的底部。只是在窗帘外面,黄莺儿在哀怜着那孤冷的花,带着怜惜送给隔壁的浓髻女子。

注释

  • 嫣红:指鲜艳的红色,形容花色。
  • 嫩绿:指新鲜的绿色,形容新生的叶子。
  • 碧绣铜瓶:描绘一个用青色绣线装饰的铜瓶。
  • 寒湛井华水:形容井水清凉而明亮。
  • 蜻蜓:一种昆虫,通常与春夏季节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多以细腻、生动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通过瓶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瓶花》是一首极具春天气息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瓶花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描写花朵时,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如“嫣红”、“嫩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气。对于花的排列,诗人不仅强调了视觉的美感,还蕴含了文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通过“重位置”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空间的考量,似乎在探讨生活的秩序与美感。小窗、矮几、蜻蜓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复杂的美感。

而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转向外界,提到窗外的莺儿,似乎在表达一种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惆怅。这种转折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整体而言,诗歌运用了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

    • 诗人选择了美丽的红花,修剪出嫩绿的叶子,春天的色彩围绕着细致的手指,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
  2.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 瓶子是用青色绣线装饰的,瓶内装着清凉的井水,象征着清新与生命。
  3.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 花的排列稀疏而紧密,浓艳与淡雅相辅相成,表现出文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4.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

    • 描绘了一个小窗和矮几,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5. 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 花瓣即使飘零,也落在砚池底,象征着美的短暂与易逝。
  6.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 窗外的莺儿感到孤冷,惹人怜惜,传达出对美好事物脆弱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碧绣铜瓶”比喻花瓶的美丽。
  • 拟人:将莺儿赋予情感,使其具有人性化的感受。
  • 对仗:如“分浓配淡”,展现出和谐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美好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瓶花:象征着美好与生活的细腻。
  • 蜻蜓: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莺儿:象征着孤独与惋惜,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瓶子是什么颜色的?
    A. 红色
    B. 碧色
    C. 黑色
    D. 白色

  2. “蜻蜓翼明绮”描绘了什么?
    A. 光彩
    B. 颜色
    C. 形状
    D. 声音

  3. 窗外的莺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怜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王策的《瓶花》相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