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和彭中和双头菊》
时间: 2025-02-04 16:16:00意思解释
摸鱼儿 和彭中和双头菊
作者: 郭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压秋香并肩如舞。情缘天似相许。结根自是孤高者,何乃含娇凝伫。似秦女。乘鸾仙袂凌风举。精神清楚。便带绾重金,环连叠胜,心事自相语。情深处。此事人间最苦。多少蝶来蜂去。蘋婆茎命同生死,尚恐翻云覆雨。休折与。算太液芙蓉不到人间睹。伤今怀古。想墙里笑声,池西流水,红叶漫题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秋天的气息与情感的缠绵,仿佛在舞动中相伴。情缘似乎是天注定的。根植于心的孤高之人,何必还要含蓄娇媚,静静伫立?她像秦国的女子,乘风而舞,神采奕奕。她的心事如同重金般珍贵,环绕交织,彼此倾诉。情感深处,人间的苦楚最为难忍,多少蝴蝶飞舞,蜜蜂往来,仿佛与命运共生,然而却又担心风云变幻。就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太液湖的芙蓉花也未曾在人间盛开。心中对往昔的怀念,回想起墙内的笑声,池西的流水,以及那漫天飞舞的红叶,都是我心中所记。
注释
字词注释:
- 压秋香:指秋天的香气。
- 情缘: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缘分。
- 孤高者:指那些内心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人。
- 秦女:指古代秦国的女子,象征美丽和高雅。
- 太液芙蓉:指太液池中的荷花,象征纯洁和美丽。
典故解析:
- 秦女:源自中国古代的美人传说,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绝世佳人。
- 太液芙蓉:太液池位于西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提到的名胜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钰,元代词人,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与情感纠葛,风格细腻清新,擅长使用典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美好情感的描绘,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摸鱼儿 和彭中和双头菊》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词的开头以“压秋香并肩如舞”展开,描绘了秋天的香气与伴侣之间的亲密。接着,作者通过对孤高者的描绘,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暗示了爱情的珍贵与独特。
词中提到的“似秦女”,不仅是对美丽女子的赞美,更体现了古代女性的独立与坚韧。随着词句的发展,情感逐渐加深,诗人对于人间苦楚的感慨,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人们在情感中挣扎的状态。
最后的结尾处,回忆往昔的笑声与流水,红叶的意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整首词在情感的深度与意象的丰富性上,表现出郭钰卓越的艺术才华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压秋香并肩如舞:描绘秋天的香气在两人之间流动,仿佛共舞一般,传达出亲密的氛围。
- 情缘天似相许:表达了情感的天注定,强调命运的安排。
- 结根自是孤高者,何乃含娇凝伫:独立的人不必再含蓄地展现魅力,暗示自我价值的认同。
- 似秦女:引入古代美人形象,象征高洁与优雅。
- 乘鸾仙袂凌风举:诗人想象与理想中的美好境界,展现出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情缘天似相许”将情感与天命相结合,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与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秋天的美景与情感的复杂性,探讨了爱情的珍贵与人间的苦楚,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香:象征着成熟与收获的季节,传递出温暖与思念的情感。
- 秦女:象征古典美与高洁,代表着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 红叶: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萧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秦女”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高洁
- B. 忧伤与孤独
- C. 自由与奔放
-
“情缘天似相许”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情缘是人为的
- B. 情缘是命中注定的
- C. 情缘是短暂的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探讨人间苦楚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郭钰与李清照:两者都关注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但郭钰更偏向于对孤独的思考,李清照则更显得细腻与柔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魅力与艺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分析,希望能加深对郭钰《摸鱼儿 和彭中和双头菊》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