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时间: 2025-04-27 11:01:33

饱尝苦酒,閒成闷睡,此意自家知。

海水温柔,天魔冶艳,苦愿老于斯。

鳞伤遍体疤痕在,剩有命如丝。

休矣先生,几根胡子,卖却少年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
饱尝苦酒,閒成闷睡,此意自家知。
海水温柔,天魔冶艳,苦愿老于斯。
鳞伤遍体疤痕在,剩有命如丝。
休矣先生,几根胡子,卖却少年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经历了许多苦涩的经历,作者常常沉浸在闷睡中,这种心情只有自己最清楚。虽然大海柔和,天上妖魔的色彩绚丽,但他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去。身上满是伤痕,命如丝般脆弱,写尽了生命的无奈。最后,面对年华的流逝,感叹几根胡须的白发,仿佛将青春时光都抛弃了。

注释:

  • 饱尝苦酒:经历了许多苦难与挫折。
  • 闲成闷睡:因心情抑郁而懒于活动,整天沉浸在睡眠中。
  • 海水温柔:比喻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 天魔冶艳:形容一些迷人的事物或情境,暗含诱惑。
  • 鳞伤遍体疤痕:象征人生中遭受的伤害与磨难。
  • 休矣先生:表示对生活的无奈与放弃。
  • 几根胡子:隐喻衰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曾任教于多所大学。他的诗风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个人经历折射出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少年游”为题,开头便用“饱尝苦酒”引出个人情感,饱含着对生活的沉重与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他对生活的复杂感受,既有对温柔海水的向往,也有对“天魔冶艳”的警惕。此时,诗人心中充满了矛盾:既想要享受美好,又不愿陷入诱惑的深渊。诗的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几根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仿佛青春的美好已不复存在,令人唏嘘不已。此外,诗中的细腻情感与深邃思考,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饱尝苦酒”:表达作者对生活中艰难困苦的经历。
    • “闲成闷睡”:心情抑郁,逃避现实。
    • “海水温柔,天魔冶艳”:对美好与诱惑的追求与警惕。
    • “鳞伤遍体疤痕在”:表达伤痛与经历的沉重。
    • “剩有命如丝”: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休矣先生,几根胡子”:感叹衰老与岁月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苦涩比作“苦酒”,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海水温柔,天魔冶艳”,对比鲜明。
    • 拟人:赋予海水与天魔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对美好与诱惑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既悲伤又清醒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海水:象征温柔与美好,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天魔:暗指诱惑与风险,提醒人们警惕生活中的危险。
  • 鳞伤与胡须:分别象征经历的痛苦与时间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顾随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饱尝苦酒"中的“苦酒”指的是什么?

    • A. 酒的味道
    • B. 生活的艰辛
    • C. 开心的事
    • D. 甜蜜的回忆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珍惜
    • B. 对衰老的感叹
    • C. 对爱情的期盼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 余光中《乡愁》

诗词对比

  • 顾随的《少年游》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显淡淡忧伤,后者则充满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的表达和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顾随强调个人经历的苦痛,李白则更多展现对当下的狂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顾随生平与作品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