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时间: 2025-01-11 07:50:59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

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

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 王建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白话文翻译

在长城窟,长城窟旁边满是马骨。
古时候这里没有井泉,靠的是秦朝修建城墙的士兵。
征战的士兵饮马愁苦无归,长城已变成思乡的堆垒。
马蹄印未干,人已走近,后来的马又把泥土弄得一片狼藉。
我靠着弓箭睡着等水来,却看不见阴山在前线。
马蹄脱了装具,战死的勇士又有谁能封侯呢?

注释

  • 长城窟: 指长城的一处地名,马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马骨: 战马的尸骨,反映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悲哀。
  • 秦家筑城卒: 指秦朝时期的士兵,强调历史的久远与战争的频繁。
  • 征人: 征战的士兵,表现出战士们的愁苦与无奈。
  • 阴山: 指北方的山脉,暗示着敌人的存在与战斗的紧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与战士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诗写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频繁征战,长城作为防御工事,承载着无数战士的悲欢离合。

诗歌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是王建在描写边塞战争与士兵情感方面的代表作。诗中通过长城窟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烈和士兵的无奈。开篇以“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引入,直接揭示了战场的残酷,马骨的出现象征着无数战士化为尘埃,令人心痛。接着,诗人提到“古来此地无井泉”,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艰苦,士兵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仍需忍受干渴与疲惫,进一步突显出战争的残酷。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这两句更是将思乡情与战斗愁苦交织,长城不仅是防线,也成为了战士们思念故乡的象征,表现出他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属感。而“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则通过马蹄的印记,表现了战斗的频繁与士兵的短暂,留下的只是随之而来的泥泞,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

整首诗情感沉重而深刻,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的无奈与抗争,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思考,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与士兵的命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 开篇直接引入长城窟,暗示战士的悲惨命运。
  2.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描述边塞困苦的环境,强调历史的积淀。
  3. 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体现士兵的思乡之情与战斗的无奈。
  4.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 突出战争的持续与士兵生活的艰辛。
  5.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 描绘士兵的疲惫与对战斗的无奈。
  6. 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反思战争的代价,质疑英雄的归属。

修辞手法:

  • 比喻: “长城变作望乡堆”,将长城比作思乡的沉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 “马蹄足脱装马头”,赋予马蹄以人性化的特征,表现战争的无情。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揭示了思乡情与战斗的矛盾,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悲剧与士兵的命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长城: 象征着防御与思乡,既是壮丽的建筑,也是悲凉的见证。
  2. 马骨: 战争的残酷,士兵牺牲的象征。
  3. 阴山: 代表敌人,暗示战争的持续与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城窟”主要象征什么? A. 壮丽的建筑
    B. 思乡的情感
    C. 战争的残酷

  2. 诗中“蹄迹未干人去近”意在表达什么? A. 战士们的归乡
    B. 战斗的频繁与短暂
    C. 马的疲惫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描绘自然风光
    B.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与士兵的无奈
    C. 赞美英雄的壮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 同为描写边塞,但更注重壮丽的自然与人生哲理。
  • 高适《燕歌行》: 讨论征人的情感,更加直接地表达对战争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王建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