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路即事》

时间: 2025-01-11 07:59:34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沿着长河而行的景象:一条千里长的河流上烟雾缭绕,河岸旁的青槐树成行成列。虽然我们在同一条路上行走,但不同地方的人们却说着不同的语言。河边的市场迎接着江上的货物,渡口则收取海上商船的税费。回头望向故乡的宫殿旁的柳树,已经憔悴得无法成行。

注释

  • 千里河烟直:意指长河一望无际,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意境。
  • 青槐夹岸长:青槐树成行,形成一道风景线,展现出自然的美。
  • 天涯同此路:即使在遥远的天涯,大家都在走同一条道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
  • 草市迎江货:草市是指一个集市,迎接来自江上的商品。
  • 津桥税海商:津桥指渡口,海商指海上的商人,展示了商业的繁荣。
  • 回看故宫柳:作者回望故乡的宫殿旁边的柳树,感慨凋零,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故宫:指的是唐代的皇宫,象征着权力和繁华,而柳树的憔悴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繁华的消逝。
  • 草市津桥:代表着当时经济的活跃与繁荣,显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以描写风物和人情著称,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建游历的过程中,可能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汴路即事》是一首充满乡愁和现实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描绘出一幅开阔的自然画面,长河的烟雾与青槐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寂静与辽阔。接着“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则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与差异,虽然我们在同一条路上,但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种对比引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展示了经济活动的繁荣,河流成为了货物交流的纽带,表现了一种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一片繁华之中,诗人又回头看向故乡的柳树,“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这句写得极为感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柳树的憔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似乎在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繁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慨,展现了王建作为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描绘了自然与社会的交织,更引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千里河烟直:描写河流的壮阔与自然的宁静。
    2. 青槐夹岸长:表现河岸的美丽景致,树木成行,增加了诗的视觉美感。
    3. 天涯同此路:强调人们在同一条路上,无论距离多远,心灵上依然有联系。
    4. 人语各殊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诗的内涵。
    5. 草市迎江货:描绘商业繁荣的景象,展现社会的活力。
    6. 津桥税海商:突出水路交通的便利与经济的交融。
    7. 回看故宫柳:借柳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充满感伤。
    8. 憔悴不成行:柳树的衰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河烟直”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特征。
    • 对仗:如“青槐夹岸长”与“草市迎江货”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呈现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河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青槐: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草市:代表经济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
  • 故宫柳:象征着故乡的怀念与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槐夹岸长”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的沙漠
    • B. 美丽的河岸树林
    • C. 繁华的市集
    • D. 高耸的山峰
  2. “人语各殊方”中的“殊方”是什么意思?

    • A. 各种不同的地方
    • B. 相同的地方
    • C. 统一的语言
    • D. 共同的情感
  3. 诗的最后一句“憔悴不成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念与无奈
    • C. 期待
    • D. 旅途的疲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建的《汴路即事》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王建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建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