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穿新砚众,寸眼旧岩稀。
难倩宫娥捧,堪搘织女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新砚台上有许多方形的印记,然而旧的岩石上却只有微小的划痕。想要像仙女一样捧着这些砚台,却也难以支持织女的机杼。
注释:
- 方穿:方形的印记,形容砚台上的墨痕。
- 新砚:新制的砚台。
- 寸眼:微小的印记,形容旧砚台上的痕迹。
- 旧岩:古老的砚石,表现出岁月的痕迹。
- 宫娥:指的是天宫中的美女,古代神话中称为仙女。
- 织女:指的是牛郎织女中的织女,象征着巧妙的手艺。
典故解析:
- 宫娥和织女:出自中国古代神话,宫娥是天上的美女,织女则是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象征着美丽与精致的工艺。诗中提到她们,强调了作者对文房四友的珍惜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惟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其作品常体现出浓厚的个人风格与士人的气质,风格清新脱俗,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风气盛行的时候,文房四友(笔、墨、纸、砚)被视为士人的文房四宝,象征着文人的修养与品位。诗人在诗中对文房四友的描写,反映了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传统工艺的敬仰。
诗歌鉴赏:
《戏咏文房四友》是一首描绘文房四友的诗,诗中通过对新砚和旧岩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文人对文房四友的深切情感。诗的开头以“方穿新砚众”引入,展示了新砚上的方形印记,显得生机盎然,充满了活力。然而,紧接着的“寸眼旧岩稀”则传达了一种苍凉感,旧岩上的微小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沧桑。新与旧的对比,不仅体现了物质的变化,也隐喻了文人心境的变迁。
接下来的“难倩宫娥捧,堪搘织女机”,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宫娥与织女象征着完美与理想,而在现实中,文人却难以触及这种完美,突显了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方穿新砚众:新砚台上有许多方形的墨痕,展现出新砚的活力与丰富的书写经历。
- 寸眼旧岩稀:旧砚上的痕迹稀少,表现出岁月的流逝与旧物的沉寂。
- 难倩宫娥捧:想要像仙女一样捧着这些砚台,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 堪搘织女机:思虑到现实的无奈,难以支撑这么美好的理想,反映出文人的内心挣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新砚”与“旧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比喻:将砚台与仙女、织女相提并论,增加了诗的美感和意象。
- 拟人:将砚台拟人化,表现出文人对它们的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文人对文房四友的珍视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在对新旧砚台描写中,隐含着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砚: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代表着文人的创作热情。
- 旧岩:象征着历史与传统,体现了文化的积淀。
- 宫娥、织女:代表理想的美好与追求,寄托着对完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砚”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旧物的珍贵
B. 新的创作热情
C. 仙女的美丽 -
“寸眼旧岩稀”表明了什么? A. 旧物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与沧桑
C. 新事物的崛起 -
诗中提到的“宫娥”和“织女”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B. 生活的艰辛
C. 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在时光流逝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