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十绝》

时间: 2025-02-04 16:28:46

饮血吞奴羯,盛溲饷佛貍。

勿论城大小,但问守城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血吞奴羯,盛溲饷佛貍。勿论城大小,但问守城谁。

白话文翻译:

饮血吞奴羯:饮用鲜血,吞噬奴隶和羯羊的肉。 盛溲饷佛貍:满是尿液的食物来喂养佛狸。 勿论城大小:不要论及城池的大小。 但问守城谁:只问负责守卫城池的人是谁。

注释:

  • 饮血:指饮用血液,常用来形容残忍或凶狠的行为。
  • 奴羯:奴隶和羯羊,这里可能指代被宰杀的牲畜。
  • 盛溲:盛满了尿液,形容不洁的状态。
  • :供给、馈赠,这里指用劣质食物来喂养。
  • 佛狸: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形象上与佛教形象相对立。
  • 勿论城大小:不论城池的规模或重要性。
  • 守城:城池的防守者,强调责任和担当。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整体情景描绘出一种对战争与守卫的深入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华,号梦阮,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心与批判。

诗歌鉴赏:

《即事十绝》是刘克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诗中直接而鲜明地表达了对战争残酷与无辜受害者的深切关注。前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饮血”和“盛溲”,将血腥和污秽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理反思。后两句则转向守城者的责任问题,提升了诗的主题深度,暗示无论城池大小,真正重要的是守城的人。通过对战争的批判,作者传达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思考。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简练,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强烈反思,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饮血吞奴羯:描绘出一种极端残酷的场景,暗示社会的黑暗与无情。
    • 盛溲饷佛貍: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底层生存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人们的绝望。
    • 勿论城大小:转折之句,引导读者关注更深层次的问题。
    • 但问守城谁:点出责任和担当,揭示出在动荡时期,守护者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饮血”和“盛溲”来比喻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污浊。
    • 对仗:前后两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在动荡的时代,守护国家与家园的责任尤为重要。

意象分析:

  • 饮血: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暗示社会的动荡。
  • 盛溲:代表人们所承受的屈辱与贫困,体现社会底层的苦难。
  • :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反映出守护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饮血吞奴羯”中的“奴羯”主要指什么? A. 奴隶和羯羊
    B. 战士
    C. 百姓
    D. 文人

  2. 诗中提到的“勿论城大小”是为了强调什么? A. 城市的繁荣
    B. 守城者的重要性
    C. 战争的无情
    D. 政治的腐败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描绘了底层人民的困境与无奈。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的作品都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但刘克庄的风格更为直接和狠辣,而陆游则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柔情。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