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虫》
时间: 2025-02-04 15:3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衣虫,平生读书孝与忠,天子赐第蓬莱宫。
东归执笔琼台阙,劝进天平犯天戎。
青衣虫,献策海岛计亦穷,刘家军师邮汝容。
青衣虫,悔不为白头蠹老死文字中。
白话文翻译
青衣虫,毕生致力于学习,恪守孝道与忠诚,天子赐予我在蓬莱宫的居所。
我东归时握笔于琼台阙,劝谏天子应对外敌的入侵。
青衣虫,我所献上的海岛战略也终究无用,刘家军师都已不再信任我。
青衣虫,我后悔没有化作白头蠹虫,老死在书本之中。
注释
- 青衣虫:此处指代作者自己,可能寓意谦卑或自贬。
- 平生:一生,终身。
- 孝与忠: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
- 蓬莱宫: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高位或荣华。
- 琼台阙:指高贵的台阁,象征权力或地位。
- 劝进:劝说进攻。
- 天平犯天戎:指外敌入侵。
- 刘家军师:指刘备的谋士,可能暗指诸葛亮。
- 白头蠹:指一种虫子,象征平淡无奇的生活,窝心于书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年),字子华,号青山,元代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浑厚典雅,常以自谦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为题材,作品中渗透着对忠诚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时期。诗人通过“青衣虫”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和家族责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青虫》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以“青衣虫”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即点出“读书孝与忠”,强调了个人品德与国家责任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古代社会,读书人往往寄希望于仕途,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自我价值与对社会的贡献。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遗憾,尤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无力感。
“青衣虫”在此不仅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是对自身历史的无奈反思。诗人将自己与白头蠹虫相对比,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破灭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敏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衣虫,平生读书孝与忠:自述一生致力于读书,秉持孝道与忠诚。
- 天子赐第蓬莱宫:因忠诚和才智,获得天子的赏赐。
- 东归执笔琼台阙:回到故乡,继续以笔为武器,阐述自己的见解。
- 劝进天平犯天戎:劝谏皇帝应对外敌入侵。
- 献策海岛计亦穷:尽管献计策,但最终未能成功。
- 刘家军师邮汝容:比喻自己如同刘备的军师,被遗忘和轻视。
- 悔不为白头蠹老死文字中:后悔没有选择平凡,安静地度过一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青衣虫”,突出个人的渺小与无奈。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头蠹象征着平淡、无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青衣虫”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追求忠诚与义务的过程中,感受到理想的破灭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青衣虫:象征谦卑与自省。
- 蓬莱宫:象征高位与荣华,寄托了对理想的追求。
- 琼台阙: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白头蠹:象征平凡和安静的生活,反映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衣虫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高贵
b. 平凡与自省
c. 忠诚 -
诗中提到的“蓬莱宫”象征什么? a. 仙境
b. 权力与地位
c. 平淡 -
诗人后悔的是什么? a. 忘记了家庭
b. 没有选择平凡的生活
c. 选择了错误的职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名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 《春望》:同样是杜甫作品,反映了战乱中的无奈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青虫》与《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但《春望》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而《青虫》则通过自省与隐喻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