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女》

时间: 2025-01-24 22:02:17

三逐乡,五逐里,即墨女儿乏容止。

齐相取之齐国治,丈夫相国奚异此,丈夫相国奚异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墨女
作者: 杨维桢

三逐乡,五逐里,即墨女儿乏容止。
齐相取之齐国治,丈夫相国奚异此,
丈夫相国奚异此!

白话文翻译:

即墨的姑娘在乡里和里头走动,
即墨的女儿虽然美丽却难以安居。
齐国的相国能将她娶回去,
那丈夫和相国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那丈夫和相国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注释:

  • 逐乡:逐,逐渐。乡,乡村,村落。即“在乡村中走动”。
  • 乏容止:乏,没有,容止,容貌和栖息之地。即“没有固定的居所”。
  • 齐相:齐国的宰相。
  • 奚异此:何以不同于此,意即问“有什么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子华,号山农,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生活见闻为题材,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看法。

诗歌鉴赏:

《即墨女》以即墨女儿为主题,通过对她们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诗的开篇以“逐乡,逐里”描绘了女子在乡间的生活状态,她们虽美丽却无处可归,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接着提到齐国的宰相,似乎在暗示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能改变女性的命运。最后的反复句式“丈夫相国奚异此”,强调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反思。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女性的美与她们的命运相对立,突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无力感。整体上看,杨维桢通过对即墨女儿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与无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即墨女儿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她们的困境。
  • 第二联通过齐国的宰相,暗示了社会地位的限制,提出了对女性命运的质疑。
  • 最后一句的重复,强调了对比的强烈与女性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将“齐相”与“丈夫”进行对比,突显社会地位的无意义。
  • 反复:通过反复句式加重语气,增强感情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困境,体现出诗人对女性命运的关心和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即墨女: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自由,却又被社会束缚。
  • 齐国相国: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暗示女性的命运与社会地位息息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即墨女》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维桢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齐相”指的是谁?

    • A) 齐国的宰相
    • B) 齐国的王
    • C) 齐国的士人
  3. 诗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什么?

    • A) 齐国治
    • B) 丈夫相国奚异此
    • C) 乏容止

答案

  1. B) 杨维桢
  2. A) 齐国的宰相
  3. B) 丈夫相国奚异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杨维桢的《即墨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关注女性命运,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社会的控诉,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女性意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元代文学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