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日以小疾在告作三绝是日苦寒》

时间: 2025-04-29 03:14:36

见说樱桃已烂开,坐愁风雨苦相催。

自怜华发伤春客,两见飞花未放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二十五日以小疾在告作三绝是日苦寒 张耒 〔宋代〕 见说樱桃已烂开,坐愁风雨苦相催。 自怜华发伤春客,两见飞花未放回。

白话文翻译:

听说樱桃已经盛开,却因风雨不断而忧愁。 自怜白发,伤感春天的客人,两次见到飞花却未能归来。

注释:

  • 见说:听说。
  • 烂开:盛开。
  • 坐愁:因此忧愁。
  • 华发:白发。
  • 伤春客:伤感春天的客人。
  • 两见飞花:两次见到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作于正月二十五日,诗人因小病在家休息,感叹春寒料峭,风雨不断,樱桃虽已盛开,却因天气不佳而感到忧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因小病在家休息的日子,感叹春寒料峭,风雨不断,樱桃虽已盛开,却因天气不佳而感到忧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樱桃盛开却因风雨而忧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自怜华发伤春客”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哀伤,而“两见飞花未放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说樱桃已烂开:听说樱桃已经盛开,这里用“烂开”形容樱桃盛开的美丽景象。
  2. 坐愁风雨苦相催:却因风雨不断而忧愁,“坐愁”表示因此而忧愁,“苦相催”形容风雨的频繁和无情。
  3. 自怜华发伤春客:自怜白发,伤感春天的客人,这里诗人自比为伤春的客人,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哀伤。
  4. 两见飞花未放回:两次见到花落却未能归来,这里“两见飞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未放回”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苦相催”将风雨拟人化,形容其频繁和无情。
  • 对仗:“见说樱桃已烂开,坐愁风雨苦相催”和“自怜华发伤春客,两见飞花未放回”两句中,前后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樱桃盛开却因风雨而忧愁的景象,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哀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樱桃: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 风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华发:象征年华的老去和生命的衰败。
  • 飞花: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过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烂开”指的是什么? A. 樱桃盛开 B. 花朵凋谢
  2. 诗中“自怜华发伤春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年华老去的哀伤
  3. 诗中“两见飞花未放回”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春天的到来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耒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张耒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