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三首》

时间: 2025-01-27 03:12:54

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

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

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白话文翻译:

独自盖着被子难以入睡,起身坐着听鸡鸣。楼门紧闭,更筹声静,天寒时星斗高悬。陶渊明的酒显得萧条,楚臣的骚体诗充满清怨。凛冽的悲秋之意,何必要等到头发斑白。

注释:

  • 孤衾:单独的被子。
  • 不成寐:难以入睡。
  • 鸡号:鸡鸣。
  • 更筹:古代夜间计时的工具,这里指更声。
  • 星斗高:星斗高悬。
  • 陶令酒:指陶渊明的酒,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楚臣骚:指楚国诗人屈原的骚体诗。
  • 凛凛:凛冽,形容寒冷。
  • 二毛:头发斑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写于冬至时节,表达了作者在寒冷夜晚的孤寂和悲秋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至,冬至是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作者在这样的夜晚感到孤寂和寒冷,通过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夜晚的孤寂和寒冷,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孤衾不成寐”和“起坐听鸡号”描绘了作者难以入睡的情景,而“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静谧和寒冷。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和屈原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共鸣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冬至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衾不成寐:独自盖着被子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失眠。
  2. 起坐听鸡号:起身坐着听鸡鸣,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失眠状态。
  3. 楼闭更筹静:楼门紧闭,更筹声静,形容夜晚的静谧。
  4. 天寒星斗高:天寒时星斗高悬,加深了夜晚的寒冷感。
  5. 萧条陶令酒:陶渊明的酒显得萧条,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6. 清怨楚臣骚:楚臣的骚体诗充满清怨,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共鸣。
  7. 凛凛悲秋意:凛冽的悲秋之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8. 何须待二毛:何必要等到头发斑白,强调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衾不成寐”和“起坐听鸡号”比喻作者的孤寂和失眠。
  • 拟人:“天寒星斗高”中的“高”字拟人化,赋予星斗动态感。
  • 对仗:“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冬至夜晚的孤寂和寒冷,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古代文人的共鸣。

意象分析:

  • 孤衾:象征孤独和寒冷。
  • 鸡号:象征夜晚的静谧和时间的流逝。
  • 星斗高:象征夜晚的寒冷和星空的辽阔。
  • 陶令酒:象征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
  • 楚臣骚:象征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衾不成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愤怒 D. 惊讶
  2. “天寒星斗高”中的“高”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提到的“陶令酒”和“楚臣骚”分别指谁? A. 陶渊明和屈原 B. 李白和杜甫 C. 王维和孟浩然 D. 苏轼和黄庭坚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冬至》:表达了杜甫在冬至时节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表达了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慨和对儿子的教诲。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冬至三首》与杜甫的《冬至》都表达了冬至时节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寂和悲秋之情,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