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南岳冯处士二首》
时间: 2025-02-04 15:3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
鸟啼深树劚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
烟岚晚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
支颐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
寂寥深木闭烟霞,洞里相知有几家。
笑看潭鱼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
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夜静著灰封釜灶,自添文武养丹砂。
白话文翻译
在白石溪边自己搭建了小屋,四周风泉环绕,自称为幽静的居所。
鸟儿在深树中啼叫,我在那里挖掘灵药,花瓣落在窗边,我闲暇时阅读道书。
傍晚时分,烟雾缭绕,鹿皮衣裳湿润,夜晚水月明亮,山间小屋显得空旷。
我支撑着下巴,冷笑着因为名声而出,整日在王侯门前勉强拖着衣襟。
在深林中寂静无声,烟霞闭合,洞中相识的有几家。
笑着看潭中的鱼吹起水泡,醉酒后嗔怪溪边的鹿吃掉了蕉花。
穿过厨房,泉水声细细传来,屋外树影斜斜地环绕。
夜深人静时,用灰封住炉灶,自己添加文武火来炼制丹砂。
注释
- 白石溪边自结庐:在白石溪边自己搭建了小屋。
- 风泉满院称幽居:四周风泉环绕,自称为幽静的居所。
- 鸟啼深树劚灵药:鸟儿在深树中啼叫,我在那里挖掘灵药。
- 花落闲窗看道书:花瓣落在窗边,我闲暇时阅读道书。
- 烟岚晚过鹿裘湿:傍晚时分,烟雾缭绕,鹿皮衣裳湿润。
- 水月夜明山舍虚:夜晚水月明亮,山间小屋显得空旷。
- 支颐冷笑缘名出:我支撑着下巴,冷笑着因为名声而出。
- 终日王门强曳裾:整日在王侯门前勉强拖着衣襟。
- 寂寥深木闭烟霞:在深林中寂静无声,烟霞闭合。
- 洞里相知有几家:洞中相识的有几家。
- 笑看潭鱼吹水沫:笑着看潭中的鱼吹起水泡。
- 醉嗔溪鹿吃蕉花:醉酒后嗔怪溪边的鹿吃掉了蕉花。
- 穿厨历历泉声细:穿过厨房,泉水声细细传来。
- 绕屋悠悠树影斜:屋外树影斜斜地环绕。
- 夜静著灰封釜灶:夜深人静时,用灰封住炉灶。
- 自添文武养丹砂:自己添加文武火来炼制丹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隐逸、道家思想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唐赠给南岳冯处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诗中“白石溪边自结庐”和“风泉满院称幽居”描绘了一个幽静的隐居环境,而“鸟啼深树劚灵药”和“花落闲窗看道书”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和对炼丹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隐逸诗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石溪边自结庐:描绘了诗人在白石溪边自己搭建的小屋,象征着隐居的开始。
- 风泉满院称幽居:通过“风泉满院”形容了隐居环境的幽静。
- 鸟啼深树劚灵药:鸟啼和挖掘灵药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活动。
- 花落闲窗看道书:花落和阅读道书,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追求。
- 烟岚晚过鹿裘湿:傍晚的烟雾和湿润的鹿皮衣裳,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细节。
- 水月夜明山舍虚:夜晚的水月和空旷的山舍,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支颐冷笑缘名出:诗人对名声的冷笑,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 终日王门强曳裾:对在王侯门前勉强拖着衣襟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 寂寥深木闭烟霞:深林中的寂静和烟霞的闭合,象征了隐居的孤独。
- 洞里相知有几家:洞中相识的几家,表达了隐居生活中的友情。
- 笑看潭鱼吹水沫:对潭中鱼吹水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乐观。
- 醉嗔溪鹿吃蕉花:醉酒后的嗔怪,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穿厨历历泉声细:穿过厨房的泉水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细节。
- 绕屋悠悠树影斜:屋外斜斜的树影,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夜静著灰封釜灶:夜深人静时的封炉灶,反映了诗人的隐居生活。
- 自添文武养丹砂:自己炼制丹砂,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泉满院称幽居”中的“风泉满院”比喻隐居环境的幽静。
- 拟人:如“鸟啼深树劚灵药”中的“鸟啼”赋予鸟儿人的行为。
- 对仗:如“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溪边:象征隐居的地点。
- 风泉满院:象征隐居环境的幽静。
- 鸟啼深树:象征自然的声音。
- 花落闲窗:象征闲适的生活。
- 烟岚晚过:象征傍晚的景色。
- 水月夜明:象征夜晚的宁静。
- 支颐冷笑:象征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 终日王门:象征世俗的繁华。
- 寂寥深木:象征隐居的孤独。
- 洞里相知:象征隐居生活中的友情。
- 笑看潭鱼:象征闲适和乐观。
- 醉嗔溪鹿:象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穿厨历历:象征隐居生活的细节。
- 绕屋悠悠:象征宁静的氛围。
- 夜静著灰:象征隐居生活的细节。
- 自添文武:象征道家修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石溪边自结庐”描绘了什么?
- A. 诗人在白石溪边自己搭建的小屋
- B. 诗人在白石溪边看到的景色
- C. 诗人在白石溪边的朋友
- D. 诗人在白石溪边的活动
-
诗中“风泉满院称幽居”中的“风泉满院”比喻什么?
- A. 隐居环境的幽静
- B. 隐居环境的繁华
- C. 隐居环境的孤独
- D. 隐居环境的喧嚣
-
诗中“鸟啼深树劚灵药”中的“鸟啼”赋予了什么?
- A. 鸟儿人的行为
- B. 鸟儿自然的行为
- C. 鸟儿隐居的行为
- D. 鸟儿世俗的行为
-
诗中“花落闲窗看道书”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闲适和追求
- B. 诗人的忙碌和追求
- C. 诗人的闲适和厌倦
- D. 诗人的忙碌和厌倦
-
诗中“烟岚晚过鹿裘湿”描绘了什么?
- A. 傍晚的景色
- B. 早晨的景色
- C. 中午的景色
- D. 夜晚的景色
答案:
- A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唐的《赠南岳冯处士二首》: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而曹唐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曹唐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学习。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