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集》

时间: 2025-01-27 04:11:24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

刻志鑽书史,篝灯照夜阑。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
刻志鑽书史,篝灯照夜阑。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白话文翻译

我家有位老友堂翁,砚台映照着他双鬓的寒霜。
他刻意钻研书史,篝火旁的灯光照亮了夜阑。
他的学问追溯至三代的上古,文章成就则在两汉之间。
他的胸怀如秋日的沆瀣,言辞如同美玉琅玕一般。
可怜的命运压在头上,怎能再去追逐官职呢?
即使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也无法登上金銮殿。
友堂留下的遗稿,几乎变成了汲冢的残余。
江东战乱之后,白璧得以重见天日,令人欣喜。

注释

  • 友堂翁:友堂的老者,指作者的友人,可能是指学者或书法家。
  • 砚影:砚台的倒影,象征着读书和写作。
  • 刻志:刻意钻研,专心学习。
  • 汲冢:指古代的书籍收藏地,象征着知识的珍贵。
  • 金銮:指皇宫,象征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对学术的追求与对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在宋代,士人对科举的重视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吴龙翰的诗作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

诗歌鉴赏

《读家集》是吴龙翰通过对友堂翁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知识和命运的感慨。诗中以“友堂翁”开篇,展现出一种亲切感,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位老者的深厚学识和孤独情怀。通过对友堂翁的描绘,作者不仅呈现出一位学者的形象,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诗中提到的“冤哉命压头”,抒发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尤其是在科举这样一个看似公平的制度下,依然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无奈。

此外,诗中丰富的意象,如“砚影”、“篝灯”、“秋沆瀣”等,既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气息,又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最后几句承接前文,表达出对友堂翁遗稿的珍惜与历史的沧桑感,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描绘友人的形象,突显其学者的特质。
  2. “刻志鑽书史,篝灯照夜阑。”:表现他对学问的执着与夜晚的孤独。
  3.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指出其学术成就的高深与广博。
  4.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比喻其胸怀与才华的美好。
  5.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感叹命运的不公与对官职的无奈。
  6.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即使科举成功,也未必能实现理想。
  7.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朋友的遗作几乎被历史埋没,表达对知识的惋惜。
  8.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战乱后的重聚,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胸次秋沆瀣”,将胸怀比作秋天的沆瀣,生动形象。
  • 对仗:如“刻志鑽书史,篝灯照夜阑”,使诗句更具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执着与对命运的无奈,突显知识的珍贵与历史的沧桑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影:象征着读书写作的生活。
  • 篝灯:表明夜间学习的辛勤与孤独。
  • 玉琅玕:象征着高洁的才华与美好的词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友堂翁”指的是谁? A. 作者的父亲
    B. 作者的朋友
    C. 一位官员
    D. 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2. 诗中“冤哉命压头”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快乐
    B. 愤怒
    C. 无奈与感伤
    D. 高兴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吴龙翰更加侧重于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命运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难,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