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宣城郡楼仰谢公》

时间: 2025-02-04 15:44:41

翠屏四面敞阑干,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吟声渗在石泉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
作者:吴龙翰 〔宋代〕
翠屏四面敞阑干,
谢老诗情不说官。
魂冷青山呼欲醒,
吟声渗在石泉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开阔的景象,四面环绕着翠绿的山屏,楼台敞开着栏杆。谢老(谢灵运)对诗的热情不需要提及官职。冷清的灵魂与青山呼唤着要苏醒,吟唱的声音渗透在石泉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屏:青绿色的山环绕,形容山的颜色和形态。
  • 阑干:栏杆,指楼台的护栏。
  • 谢老: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山水诗闻名。
  • 魂冷:灵魂感到孤寂。
  • :渗透,流入。

典故解析:

  • 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以其描写山水的诗歌而著称。此处提及他,表明对诗歌和自然景观的追求,以及对其诗情的钦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龙翰登楼时,可能是对谢灵运诗歌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抒发。

诗歌鉴赏

《登宣城郡楼仰谢公》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作。诗的开头“翠屏四面敞阑干”描绘了四周青翠的山峦,给人一种广阔而开阔的空间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提到谢灵运,使得这幅景象更具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仿佛在向古人致敬。

“魂冷青山呼欲醒”句中,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深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呼唤着内心的觉醒。这种情感通过“吟声渗在石泉间”得到升华,诗人的吟唱与自然融为一体,声音回响在石泉之中,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流露出对古代诗人谢灵运的崇敬之情,体现了文学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屏四面敞阑干:描绘了四面环绕的青山,让人感受到一种开阔的视觉效果。
  2. 谢老诗情不说官:提及谢灵运的诗情,强调他对诗的热爱超越了官职的束缚。
  3. 魂冷青山呼欲醒: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渴望觉醒的情感,与青山的呼唤相呼应。
  4. 吟声渗在石泉间:吟唱的声音与石泉的流淌相融合,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魂冷”来比喻内心的孤单与冷清。
  • 拟人:青山似乎在呼唤,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以及对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整体基调宁静而深邃,蕴含着对文学和自然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屏: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阑干:代表人文的创造与自然的交汇点。
  •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静谧,传递一种悠远的情感。
  • 石泉:代表生命的源泉,音韵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谢灵运
    D) 白居易

  2. “魂冷青山呼欲醒”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渴望
    C) 愤怒
    D) 忧愁

  3. “吟声渗在石泉间”体现了什么样的意象? A) 动感
    B) 静谧
    C) 喧闹
    D) 迷茫

答案:

  1. C) 谢灵运
  2. B) 孤独与渴望
  3. B) 静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王维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诗中展现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与吴龙翰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诗歌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但多了一份人间烟火气,与吴龙翰的清幽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此为诗词《登宣城郡楼仰谢公》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