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时间: 2025-04-29 01:39:20

綵胜金幡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春
范成大 〔宋代〕
綵胜金幡梦里,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白话文翻译

立春时节,彩绳和金幡的梦中景象,茶槽和药杵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两年春天的事情似乎都被忘却了,我在小窗前卧听东风的声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綵胜:彩色的绸缎,通常用于节庆或庆典的装饰。
  • 金幡:金色的旗帜,常用于寺庙或祭祀活动中,象征吉祥。
  • 茶槽:放茶的容器,泡茶时的器具。
  • 药杵:用于捣药的工具,象征医药的声音。
  • 索莫:可能是意为“似乎”或“仿佛”。
  • 小窗:小窗户,指诗人栖息的地方。

典故解析

  • 立春: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春天的开始,农事活动的起点。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表达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澹斋,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立春》写于春天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思索。春天是农耕的开始,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


诗歌鉴赏

《立春》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平淡。开头两句“綵胜金幡梦里,茶槽药杵声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春天的色彩与声音,给人一种既梦幻又真实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富有层次感,仿佛在描绘春天的同时,诗人也在回味过去的岁月。

“索莫两年春事”,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反思过去两年的春天,是否错过了什么。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时节,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恰恰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

最后一句“小窗卧听东风”,不仅传递出春风的温暖,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在这小窗前,诗人静静聆听着春风的声音,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融合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綵胜金幡梦里: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与热闹场景,梦中充满了吉祥与欢庆,带给人一种美好的幻想。
  2. 茶槽药杵声中:茶与药的声音,暗示着生活中的琐碎与常态,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3. 索莫两年春事:表达了对过去两年春天的回忆与思考,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
  4. 小窗卧听东风:最后一句以一种静谧的姿态结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悟与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綵胜金幡”与“茶槽药杵”形成对仗,增添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春天、茶、药等意象,构建了春日特有的氛围。
  • 拟人:东风仿佛在轻轻诉说,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时间的感慨,蕴含着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生机。
  • 茶槽:代表生活的平凡与日常。
  • 药杵:象征着健康与医治,暗示人们对生活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綵胜金幡”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祝福与吉祥
    C. 生活的琐碎

  2. 诗人回忆的“两年春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未来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的最后一句“小窗卧听东风”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寂寞
    B. 宁静与思索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与人生感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生命与时间的主题。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立春》与杜甫的《春望》都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范成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在春天的背景下反映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唐诗宋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