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27 03:18:26意思解释
摸鱼儿
作者: 莫仑 〔宋代〕
原文展示
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落红无限随风絮。诗恨有谁曾遇。堪恨处。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东君暗苦。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燕子和莺鸟在低声诉说,朝夕之间,花朵在风雨中受困。六桥之后,清明的节气已过,柳丝随着碧水轻轻飘动。蜂蝶成双,正闲闲地寻找着花草、歌舞的乐趣。最让我怜惜的还是西子,薄薄的云遮掩着她的情思,波光粼粼的泪水,点点滴滴勾起了往日的妩媚。流红的花瓣记录着秋宫的怨恨,才华和美貌如今何处可寻?落花随风而去,无尽的哀怨。诗中恨意,有谁能理解?真令人痛恨的是,那二十四番的花信催促着花朵的凋零。东风暗自悲苦,更多的只是情愫多愁,杜鹃鸟的啼鸣更是诉说着断肠的言语。
注释
- 燕颦莺诉: 燕子和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它们在诉说春天的故事。
- 花困风雨: 花朵在风雨中受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 六桥: 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可能与清明节相关。
- 西子: 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美丽和柔情。
- 杜宇: 指杜鹃鸟,古人称其为“断肠鸟”,寓意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仑,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爱情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夏之交,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波动,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纠葛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意境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歌开篇即以“听春教燕颦莺诉”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花朵在风雨中的无奈,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脆弱的感叹。六桥、清明等意象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西子的描写,展现了对美丽的追求与向往,她的“薄薄云情”和“盈盈波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整首词在情感的起伏中,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无奈与愁苦,尤其是“诗恨有谁曾遇”的叹息,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春教燕颦莺诉。”: 燕子和莺鸟在春天的气息中低声细语,象征着春的到来。
- “朝朝花困风雨。”: 每天花在风雨中受困,表现了自然的无情。
- “六桥忘却清明后。”: 清明节后,诗人对往事的淡忘,隐喻时间的流逝。
- “碧尽柳丝千缕。”: 柳丝随水而动,表现了一种恬静的美。
- “蜂蝶侣。”: 蜂蝶成双,象征美好的爱情。
-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 享受春日的闲适与快乐。
- “最怜西子。”: 西施是美的化身,代表对美的向往与怜惜。
-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 描述西子薄云般的情思和盈盈的泪水,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 追忆往事,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怨。
- “落红无限随风絮。”: 形容落花随风,象征着失去与无奈。
- “堪恨处。”: 对失去的恨意,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 对花期的惋惜,隐喻时光的流逝。
- “东君暗苦。”: 东风(春天的化身)也在暗自悲苦,象征着春天的凋零。
-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 诉说更多的情感与愁苦,表明无法言喻的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盈盈波泪”“落红无限随风絮”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 燕: 代表春天的到来。
- 花: 美好与短暂,象征爱情。
- 西子: 美丽的象征,代表对美的追求。
- 杜鹃: 代表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王嫱
- B. 西施
- C. 貂蝉
- D. 甄氏
-
“花困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莫仑与李清照的诗歌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莫仑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宋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