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
时间: 2025-01-11 12:4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於板桥
作者:苏轼 〔宋代〕
退之仙人也,游戏於斯文。
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
顷者三韩使,几为蛟鳄吞。
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
我欲迁其庙,下数浮空群。
移书竟不从,信非磊落人。
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
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
我今已括囊,象在六四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海神庙的渴望和对过去事件的反思。诗中提到退之仙人(海神),他在文人中自由游玩,谈笑之间展现出非凡的气度,激励着南海的神灵。最近三韩的使者几乎被蛟龙和鳄鱼吞没。归国后我想修建庙宇,以吸引商贾前来。我想迁移庙宇,摆放在空中群山之下。虽然我写信请求,但对方竟然不接受,这显然不是一个诚恳的人。你为何如此执着,牵挂着这浮空之云?我作诗赞美你,岂不是和在剑上刻字没有区别?如今我已将囊括于手,象征着我的心思深沉如坤土。
注释
字词注释
- 退之仙人:指海神,寓意高洁的存在。
- 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分别为新罗、百济和高句丽。
- 蛟鳄:传说中的龙和鳄鱼,象征着危险。
- 百贾:众多商贾,表示经济繁荣。
- 拳拳:形容心思细腻,真诚。
- 象在六四坤:六四坤为《周易》中的卦象,象征着大地的厚重与包容。
典故解析
- 海神的庙宇是古代人们信仰的重要场所,诗中提到的海神庙反映了对海洋文化和信仰的尊重。
- “拳拳系此空中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尤以豪放与婉约并重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任职于高丽期间,反映了他对海神庙的热切期望以及对高丽与南海之间文化交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神的形象,表达了对海神庙建立的渴望,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退之仙人”、“南海神”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诗人通过对三韩使者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希望。诗中展现的情感真挚,既有对海神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庙宇的渴望,诗人寄托了对繁荣与和谐社会的向往,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退之仙人也,游戏於斯文:海神在文人中游玩,体现了文人的理想境界。
- 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形容海神的魅力与威力。
- 顷者三韩使,几为蛟鳄吞:提到使者的危险,表现出对国家安全的关心。
- 归来筑祠宇,要使百贾奔: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庙宇吸引商贾的愿望。
- 我欲迁其庙,下数浮空群:想将庙宇迁至更高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移书竟不从,信非磊落人:表达了对对方的失望与无奈。
- 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质问对方为何执着于空中的云彩,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自问作诗的意义,感叹创作的无奈。
- 我今已括囊,象在六四坤:最后以象征性的意象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海神比喻为“退之仙人”,展现其高洁。
- 拟人:将海神赋予人性,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如“谈笑出奇伟,鼓舞南海神”展现了严谨的结构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海神的崇敬和对庙宇建立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通过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展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繁荣的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神:象征着力量与保护。
- 庙宇:代表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 三韩使者:象征着国家的联系与交流。
- 云:寓意着理想与追求的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退之仙人”指的是:
A. 农神
B. 海神
C. 战神
D. 文神 -
填空题:诗中提到三韩使者几乎被__吞没。
-
判断题:诗人对建立海神庙的愿望表达了强烈的期望。 (对/错)
答案
- B
- 蛟鳄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与王维的作品,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上都有独到之处,但苏轼的作品更为豪放,王维则更显婉约与细腻。苏轼关注社会与经济,王维则多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