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侬家风物似山家。梅老鬓丝华。几回记得,攀翻琪树醉帽斜。冷香不断春千里,归路本非赊。有人却道,使君犹健,看遍余花。
白话文翻译:
你家风景如山间的那样美丽,梅花的白发映衬着华丽。几次回想起,曾在琪树下醉酒,帽子斜斜地戴着。那冷淡的香气不断飘散,春天的旅途千里,归家的路并不遥远。有人却说,使君依然健在,已看遍了余下的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侬家:你家,指对方的家。
- 风物:风景、景色。
- 梅老:梅花和老人的结合,意指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和岁月的流逝。
- 琪树:传说中的美丽树木,象征着美好事物。
- 冷香:清冷的香气,形容春天的花香。
- 赊:借,指归家的路并不远。
典故解析:
- “琪树”: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境界。
- 梅花:常常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清丽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常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彦端生活的宋代,那个时代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眼儿媚》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的小诗。在这首诗中,赵彦端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侬家风物似山家。梅老鬓丝华。”通过对比,描绘了对方家乡的美丽,运用“梅老”这一意象,既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幽怨而又温柔的情感。
接着,诗人回忆过去的醉酒时光,“几回记得,攀翻琪树醉帽斜。”那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与自然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欢愉。随后“冷香不断春千里”,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依然萦绕,而“归路本非赊”,则流露出对归乡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两句“有人却道,使君犹健,看遍余花。”则引出对使君的回忆,表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仿佛在说,纵使时光荏苒,心中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存在,余花的盛开与凋谢皆是生活的常态。
整首诗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坚韧的生命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侬家风物似山家:描绘出对方的家乡如同山间美丽的风景。
- 梅老鬓丝华:梅花的白发映衬着华丽,暗示时间的流逝。
- 几回记得,攀翻琪树醉帽斜:回忆起在琪树下的美好时光,醉意朦胧。
- 冷香不断春千里:春天的香气弥漫,给人一种清新而悠远的感觉。
- 归路本非赊:归家的路并不遥远,渗透着对归属感的渴望。
- 有人却道,使君犹健,看遍余花:有人提及使君的健在,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老鬓丝华”将梅花与人的容颜相结合,暗示岁月之美。
- 对仗:“冷香不断春千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的香气赋予了生命的特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反映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物:象征着自然美好。
- 梅花:传递出高洁与坚韧的精神。
- 琪树:象征着美好与理想。
- 冷香:清新而持久的春日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琪树”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严酷现实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A -
“归路本非赊”的意思是? A. 归家的路很远
B. 归家的路不遥远
C. 归家很困难
答案:B -
诗中“梅老鬓丝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年轻
C. 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珍惜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赵彦端与李清照的作品均流露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但赵彦端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则多表达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